防範禽流感 中國應學習經驗記取教訓

標籤: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任紋儀台北特稿)正當全球對可能一觸即發的禽流感疫情提高警戒,中國大陸疫情已在各地陸續爆發。綜觀中國歷年來發生的重大疫病,都是由於警覺性太差、衛生防疫體系不發達、防疫觀念落後以及訊息不透明,因而導致疫情失控,人員與經濟損失慘重,而此次疫情的發展仍然令人憂心。

禽流感疫情籠罩全球,中國家禽染病數量不斷竄升。根據官方統計,截至十一月二十三日,今年中國已爆發二十五起禽流感疫情,遍及十一個省區,湖南和安徽共有四起人疑似感染病例,其中確診三例,並有三人死亡。

今年中國禽流感疫情始於五月份,造成青海省剛察縣六千隻候鳥死亡。隨後新疆、西藏、內蒙、湖南、湖北、安徽、山西、遼寧、寧夏、雲南陸續淪陷,單是十月下旬開始的一個月當中就發生十八起,疫情呈逐漸擴散的跡象。

除了禽流感,中國四川省資陽、內江等地今年還爆發豬鏈球菌疫情。這兩種疫病都屬於人畜共通的疾病,也都使中國陷入病菌可能變種、進而引發人際間互相傳染的恐慌中。

豬鏈球菌疫情是從五月初開始發生,到八月初疫情被控制,共造成三十八人死亡,兩百多人染病。調查發現,感染者全部都食用或接觸過病死豬肉才會染病。這種普遍發生在豬隻身上的疾病,碰上中國農村薄弱的動物檢疫和衛生防疫體系,民眾又缺乏警覺性,使得疫情越滾越大,死亡率之高令世界衛生組織訝異。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東西部及城鄉間的差距懸殊,疫情防控工作原屬不易。此次禽流感疫情在中國各地爆發,也和農民不忌食用病死家禽密切相關。中國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不諱言,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散養比例偏高,農民出現麻痺心裡,都是疫情快速發展的原因。

另外,疫情通報遲緩或訊息不夠透明,也會使疫情更難防控。二零零三年中國曾因隱瞞SARS疫情,付出慘痛代價,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因SARS死亡三百四十九人,累計病例五千三百二十七人,經濟損失超過一百七十九億美元。

SARS的教訓說明,資訊的傳播速度和病毒傳播速度呈反比,也就是說,資訊公開傳播的管道越不暢,病毒蔓延的速度就越快,疫情肆虐的範圍也越大。

雖然中國處理禽流感疫情的態度,比起SARS期間隱匿疫情的情況有了些許改善,但媒體前往疫區採訪還是遭到中國當局的層層阻撓。

專家批評,中國官方對此次疫情的突發性消息不夠透明,安徽、湖南等地疫情都是外國媒體先報導,再傳回中國,訊息「出口轉內銷」情形依然存在。

面對禽流感疫情排山倒海而來,雖然中國官方通報疫情時必稱「當地禽流感疫情已經受到控制」。但有網友質疑,「為什麼我們總是要等到撲滅疫情後才知道哪個地區發生疫情,……政府更應該即時通報疫情讓老百姓提高警惕」。

另有網友戲稱:「我們政府總是很有效率,我們才知道有禽流感,疫情已經撲滅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突然前往禽疫重災區遼寧省視察,跡象顯示,溫家寶親臨疫情最前線,代表當地的疫情並不單純。溫家寶也提醒當地防疫人員,「各地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住,仍有蔓延擴散的危險。」

事實上,中國禽流感疫情持續發展,有時與防疫指令無法落實有關,主要是地方官員為了經濟發展,擔心一旦如實公佈疫情,全面封鎖疫區,將會打擊外資投資意願,影響當地經濟發展。

但諷刺的是,如果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中國旅遊業及整體經濟勢將遭受更嚴重的損失。亞洲開發銀行預估,一旦禽流感大流行,中國經濟損失將高達八百七十億美元。

中國防疫官員憂心,目前中國禽流感疫情已突破原來的散發、點狀的疫情特點,在局部地區出現接連發生,而且疫情的流行速度加快,對人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專家表示,近年來狂牛症、SARS、豬鏈球菌、禽流感等傳染病對人類構成威脅,因為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增強,原先留於動物體內的病毒,在與人類頻繁接觸後開始改變,同時提高病毒傳播速度,威脅人類健康。人類捕殺動物、破壞動物棲息地、以及大量食用動物等,也使動物成為病毒的傳播者。

禽流感已被公認為全世界目前最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從過去慘痛的教訓看來,中國當務之急是讓疫情更公開透明,同時徹底落實防疫工作,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有效防治疫情進一步蔓延,將疫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相關新聞
新疆再爆禽流感疫情
新疆米泉市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疫情洶 北京出入境者須健康申報
禽流感病毒在糞便存活1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