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曾長期倡導和支持臺灣獨立

人氣 152
標籤:

【大紀元11月3日訊】我們說中共曾長期倡導和支持臺灣獨立,並不等於我們就可以五十步笑百步,也支持臺灣獨立或一定支持臺灣獨立,我們摘編此項是想說明,中共制定法律和政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從來就是為了他的一黨之私,中共的利益高於人民的利益,高於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中共專制政府已失去他們解決兩岸問題的道德制高點。只要中共不放棄一黨專制,他們就不可能解決大陸和臺灣的的統一問題。大陸和臺灣的統一問題只有等到未來的民主中國政府才能解決。民陣在兩岸關係上應當要有自己思維和政策綱領。希望我們能群策群力,一起制定出我們的綱領來。

l93l 年 ll 月 7 日,中共在江西瑞金召開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他們所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利國憲法大綱,保障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地位與漢族平等,並享有充分的民族自決權,可決定加入中國,或脫離中國而各自建立他們自己的獨立國家。這裏的「少數 民族」指的是哪些民族?中共憲法大綱的第四條提到滿、蒙、回、藏、 苗、 黎、臺灣、朝鮮、安南等族。顯然,該大綱承認臺灣人民為“少數民族”,承認臺灣人民有民族自決權,即有權決定加入中國,或脫離中國而各自建立他們 自己的獨立國家。

l934 年 l 月(即在接見斯諾,鼓吹臺灣、朝鮮獨立之前兩年),毛澤東首次談到台獨。在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代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評論一九三一憲法大綱各條款。他 說:“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第十五條保障:為全世界革命工作被迫害而居住于中華蘇維埃地區的無論任何民族,均享有受到中華蘇維埃政府的庇護及協 助民族革命成功與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利。” “在蘇維埃地區,現住有不少來自朝鮮、臺灣、安南等地的革命同志。蘇維埃第一屆代表大會時,已有朝鮮代 表參加。這第二屆大會增加朝鮮代表畢士狹,臺灣代表蔡孝幹,安南代表洪水,爪哇代表張然和參加。 這點表示蘇維埃宣言的正確性。”毛澤東說這 些的要點是:中共支持朝鮮、臺灣、安南(越南)等民族獨立, 認為此一政策是正確的。

l935 年 8 月 1 日,中共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也即著名的《八一宣言》)裏面,呼籲所有反對帝國主義的中、日人民聯合起來,並與被壓迫民族如朝鮮人、臺灣人等聯合為同盟軍,共同抗暴。《八一宣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內被壓迫的朝鮮人、臺灣人、以及下階層日本人聯合反抗日帝。 如此,朝鮮人與臺灣人是被當作日本帝國內的少數民族。

這種看法不但毛派人物,就連反毛人物也都一致支持。例如:毛澤東的政敵王明(陳紹禹)二年後( l937 年 8 月)在一次演講中,也引用《八一宣言》的話,呼籲朝鮮人及臺灣人,與中國人同盟抵抗日帝。毛及王的立場意義重大。毛、王等人顯然不承認 l895 年的《馬關條約》。依照該條約,臺灣住民二年內如不歸返中國就被當作日本國民。然而,中共領導者卻把「日本國內人民」與「臺灣人」截然劃分,不承認臺灣人是日本國民,也不承認臺灣是日本固有領土。臺灣既非日本不可分割的疆土,也非屬於中國主權之下的領域。臺灣就如朝鮮一樣,是日本的殖民地,都在謀求獨立。

中共一面呼籲中、日、朝、台人民聯合反抗日帝, 一面把朝鮮、臺灣的反帝反殖民的民族及社會革命,歸屬日共指揮。l935 年 12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關於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案,指出臺灣和朝鮮等被壓迫民族,以及日本工農份子,在日共領導下,將開始偉大的鬥爭,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並建立日本蘇維埃。中國革命與日本革命將在“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這一個共同目標的基礎上結合起來。這份決議案是由毛澤東及彭德懷簽署的。

這個決議的重大意義是臺灣民族和朝鮮民族的革命應由日共指揮,而不應由中共代庖。中共在這裏明白地提示臺灣並非中國固有領域、臺灣的革命不宜受中國插足左右。至於臺灣及朝鮮民族將來是否長期留在日本蘇維埃之內?毛、彭的決議案並沒有表明其立場。不過依照共產國際的指示,台、朝只是暫時由日共領導革命,將來都要各自獲得完全的獨立。

1936 年 7 月 l6 日,毛澤東在延安會見斯諾( Edgar Snow )。 斯諾問毛澤東中國人民是否要從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手中收復所有的失地。毛澤東回答:“不僅要保衛長城以南的主權,也要收復我國全部的失地。這就是說滿州必須收復。但我們並不把中國以前的殖民地朝鮮包括在內。當我們收回中國的失地達成獨立以後,如果朝鮮人民希望掙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枷鎖,我們將熱烈支援他們爭取獨立的鬥爭。這一點同樣適用於臺灣。至于內蒙古,即是中國人和蒙古人共同居住的地區。我們要努力把日本驅逐出去,協助內蒙古建立一個自治區。”

l938 年 l0 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做了政治報告:《論新階段 — 抗日民族戰爭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展的新階段》。毛澤東鼓勵朝鮮、臺灣等被壓迫的民族」爭取獨立。他呼籲「中、日兩大民族的人民大眾及朝鮮、臺灣等被壓迫民族…. 共同努力,建立共同的反侵略統一戰線」,以便打敗日本的侵略戰爭。毛強調中國的勝利主要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可是還要與「國際上的支持」互相協調配合。談到國際支持,毛明指:日本的人民大眾與士兵,以及朝鮮、臺灣等人民。在毛看來,中國人與台灣人應該以平等的國際友誼來合作。這並不是因為他把臺灣人當作漢族之一支而期待合作。事實上,他把臺灣人、朝鮮人等當作被日帝壓迫的「弱小民族」,因而要求互助合作,形成國際聯合戰線。

毛澤東在《論新階段》所採取的立場,就為中央委員會所支持。同年(l938) l1 月 6 日, 中共中委呼籲建立中、日、朝、台人民形成一個反侵略聯合陣線,以抵抗日本法西斯軍閥。事實上,中共當局早在該年 3 月的政治局會議 中,就已指出:臺灣及朝鮮的” 民族解放運動” 已在推展;日帝統轄下的「弱小民族」正準備展開大規模的民族解放運動;這是日本侵略者的弱點。中共當時對於臺灣局勢的估計不論是否準確,他們把臺灣人抗日看作弱小民族 的民族解放運動,而非回歸祖國運動。中共這一個態度與立場則是明確無疑的。

1941 年 6 月,周恩來在《民族至上與國家至上》一文中,說明中國力求自己民族國家的獨立解放,也支持其他民族國家的獨立解放運動。周恩來所提到的“其他民族國家的獨立解放運動”包括: 朝鮮、臺灣的反日運動,巴爾幹與非 洲民族國家的反德、意侵略,以及印度、南洋等地的民族獨立運動。

中共在初期曾經承諾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自決權。l938 年 ll 月以後放棄此種承諾,改而要求少數民族與漢族共同形成中國一個國家,雖然少數民族依然可以發展自己的文化並保持某一限度的自治。如果臺灣被視為中國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臺灣地位問題被當作中國的內政問題,則上述政策轉變當必適用於台灣。於是臺灣頂多只能享受有限度的自治,而絕不容許再從事任何“民族 國家獨立解放運動”了。尤其是在抗日戰爭中談論民族至上、國家至上的問題,更是沒有理由鼓吹臺灣獨立運動。然而,周恩來竟然鼓吹了,而且把它放在全球被壓迫民族國獨立運動的一環之中,就值得玩味了。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周恩來個人的立場,而是中共當局一致的立場。顯然地,臺灣並未被當作中國固有領土,臺灣問題也未被視為中國內政問題,所以中共對國內少數民族政策的轉變,並不適用於臺灣。

在l943 年以前,中共一直把臺灣人民(包括居住在臺灣與居住在福建省的臺灣人)當作一個與漢族有區別的“民族”。中共把臺灣人當作一個民族,主要是從文化上來說的,而不是從血緣或種族觀點來說的。中共僅在l93l年憲法大綱裏面,把臺灣人當作一個“種族”,其餘場合則從文化、政治的獨特性來談臺灣“民族”。整個說來,在此時期文獻裏面,臺灣民族宛如朝鮮民族、安南民族一樣,都被視為應該爭取完全獨立的民族國家的地位。

那麼,中共奪取大陸政權以後,又為什麼轉變立場,說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一定要解放臺灣呢。那是因為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在一九四五年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作為戰勝國,國民政府從日本手中收回台灣。從此,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打敗國民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而聲稱對臺灣擁有法權,但只要中華民國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就無法在臺灣行使治權。這就是中共一再強調兩岸關係問題是內戰的延續原因。

(中國郵遞)(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美報指北京壓制臺灣香港使臺獨感覺竄升
美國重話點名台灣陳總統 臺獨將導致毀滅性後果
閒話國統與臺獨
美國務卿鮑爾﹕希望陳水扁就職演說保證不片面改變現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