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式建築】永恆的黃金天堂

——義大利威尼斯——
陳世良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364
【字號】    
   標籤: tags:

西元第四世紀,羅馬帝王君士坦丁放棄千年古都羅馬,而於古希臘殖民地拜占庭(Byzantine)建立一個新首都。君士坦丁死後不久,羅馬帝國一分為二,西帝國很快就被北方日耳曼人所滅,東帝國因歐洲經濟重心東移而保持繁榮。因而也創造出個性特出的──拜占庭建築風格。

水都威尼斯曾屬於東方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並持續了五百多年。後來,威尼斯因位處東西方貿易中樞,而成為一個新興的商業共和國。十一世紀中葉,威尼斯擺脫了羅馬教廷的統治。為了表示與教宗的決裂,他們選擇了與義大利完全不同的拜占庭建築風格,來建造這座全市中最重要的教堂──聖馬可大教堂(St.Mark’s Cathedral)。


拜占庭風格在建築結構上,開創了一套嶄新的模式,就是結合了羅馬建築以降的穹窿大圓頂和彎拱,並成功地發明了弧三角(squinch或稱帆拱)做為過渡,以完成圓形穹頂覆蓋方形空間的方法。此種疊砌式構造,除了讓空間更顯高大,同時也形成一種方整而圓滿的建築型式。這般的建築特色清楚地反映在這座大教堂中。


不過,這座教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氣氛。在簡潔有形又完整的大圓頂和大彎拱上,貼滿了金底馬賽克,每當室內燭火點明,金光互相閃爍、相互輝映光芒,儼然就成了一座「黃金宮」,迷幻、炫爛又神秘。


以現代的技術,毫無疑問可以大量複製「金色」,然而被濫用的結果,反成了「俗麗」的同義詞。可是在這裡,在昏幽的大教堂中,金光閃耀的天頂,我們只感覺到一種絕對的尊貴和恆久的神聖感。

——轉載自 田園城市文化《建築變成明信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拜占庭人因來自拜占庭一地而得名,拜占庭是一個古希臘城市,位於連接黑海到愛琴海之間的戰略水道博斯普魯斯海峽上,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第四世紀重新命名它為君士坦丁堡,並且讓它成為羅馬帝國的陪都。拜占庭位於羅馬帝國東方的部份,比西方的另一部份多延續一千年,它保護歐洲不受來自東方勢力如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侵擾。拜占庭人之所以能夠延續那麼久,是因為君士坦丁堡擁有堅固的城牆防衛,同時能夠透過海路獲得補給。在公元第七世紀的頂盛時期,拜占庭人收復了大部份原來屬於羅馬帝國的版圖,只有伊比利亞半島(今天的西班牙)、高盧(今天的法國)和英國沒有收復。
  • 縱觀拜占庭帝國史,當皇權削弱時,地區民族的勢力就會抬頭,巴爾幹半島上更加明顯,整個帝國的失敗,是一種情勢上的不允許,歷史的導向不再指向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大帝的再征服戰爭雖然奪回了霸權,可是卻埋下了失敗的遠因。抽出巴爾幹半島的守軍去防禦義大利、北非、伊比利半島廣大的行省,整體導向從此錯誤,耗費鉅額資金去爭奪那些非必須的領地,而忽視了歐陸上的形勢。再加上帝國的軍隊有不少是外族傭兵,有的雖然可靠,可是有的卻心懷鬼胎,帝國末期在安那托立亞高原上的曼奇克托之役趨向白熱化。龐大精良的拜占庭陸軍因為內部紛爭不信任而被塞爾柱土耳其人以不到一半的軍隊打敗。帝國衰竭已入心臟。   
  • 城市的建築反映出人們生活方式與藝術涵養。歷經多次毀滅和重建的莫斯科,在外地客眼裡,顯露了東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風貌。這座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城,不僅接受了東方拜占庭文明;也同時吸收西方價值觀。漫步整座城市,宛如置身藝術館,讓人覽盡文化風華。
  • 基督教在古羅馬帝國被鎮壓了近300年的時間,最後於西元313年2月在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堅持下得到平反與信仰自由。而君士坦丁本人也得到了極大的福報,成為拜占庭帝國的創立者。

  •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美聯社耶路撒冷二十日電〕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舊城與橄欖山之間的汲淪河谷,發現一塊以希臘文鐫刻「西門之墓」的墓碑。兩名耶路撒冷學者並揭示碑上六行原先隱晦難辨的文字,發現所記為基督教聖經路加福音二章二十五節的福音經文。認定耶穌為救世主的使徒西門,在教會歷史中被視為第一代教宗。

      碑文專家布許表示,關於聖經人物與敘述,考古學上的發現一向付之闕如,該墓碑應是第一次考古學上發現雕刻在聖地聖陵的新約經文。

      這塊高約六十呎(約十八公尺)的墓碑指稱,此為西門之墓,「西門是公義又虔誠的老人,素常盼望人們的安慰者來到」。這段文字與路加福音二章二十五節完全相同。此六行文是垂直書寫、文字長度不一,字跡扭曲,鐫刻力道頗淺,耶路撒冷歐布萊特考古學研究學會的吉伯森指出,碑文應出自雕刻門外漢之手。

      西門不太可能葬於墓碑發現之處,該墓碑是耶穌時代為耶路撒冷賢達人士打造的數塊墓碑之一。學者認為,雖然參考文獻貧乏,但碑文確實支持拜占庭時期西門、施洗約翰之父撒加利亞與耶穌之弟雅各等三位聖經人物葬於同一墓穴的看法。

      今年年初,在同一塊墓碑外觀率先發現關於撒加利亞的碑銘後,布許與人類學家蔡爾斯繼續探究此碑,並利用十九世紀在表面塗敷混凝紙漿的「壓縮」技術,發現關於西門的碑文。現在,他們希望能找到與雅各相關的文字紀錄。

      布許指出,西門與撒加利亞的碑銘鐫刻於西元第四世紀,當時,拜占庭基督徒汲汲營營尋找與聖經有關的聖所。

      該墓碑位於汲淪河谷,教會史之父優西比烏撰文指出,雅各被趕出猶太會堂,並在汲淪河谷被眾人鞭打至死,最後葬於附近。歷史學家約瑟夫也提及,名叫撒加利亞的教士被狂熱份子在猶太會堂殺害,屍體被丟入汲淪河谷。不過,並無西門死亡的文字描述。

      目前,一些碑文上發現有舊約經文,而新約保羅致羅馬人書第三章的經文也在古羅馬城亞撒利亞發現。

  • 【大紀元6月6日訊】早在西元前六六○年,一位名叫拜占(Byzas)的古希臘人,遵照占卦的指示在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最狹窄的通道(現今的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西岸連城,取名拜占庭(BYZantine)。拜占慧眼獨具,選擇的這塊土地後來成為雅典、斯巴達、波斯及亞歷山大大帝等大軍的最愛,也是商旅往來的重鎮。一直到西元一九六年,才淪為羅馬帝國的屬地。
  • 【大紀元6月7日訊】基督徒的聖戰十字軍東征,第一次來到此地,就是援助拜占庭王朝免於塞爾柱回教入侵的。在第兩、三次失敗後,威尼斯軍隊因嫉妒君士坦丁堡的繁榮,還在現今的羅馬尼亞建國(一二○四─一二六一)。
  • 【大紀元9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十九日專電)以色列古物機構今天對外發布,在該撒利亞所發現一處拜占庭時期的「鳥馬賽克」中庭,據該撒利亞考古主任波拉特表示,這是在該撒利亞地區所發現最完整的馬賽克中庭,可能也是世上最大的類似中庭。
  • 無從考據,拱頂建築是否由羅馬人發明。然而,千真萬確的事實:由於羅馬人的發揚光大,使得拱頂建築成為西洋建築發展的基石。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