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課教師貧困震動人心 縣委書記上書教育部

標籤: ,

【大紀元11月8日訊】渭源縣有600余名鄉村代課教師,每月僅拿著40元到80元不等的工資。每月拿40元工資的又佔了代課教師的70%,部分代課教師這樣的工資已拿了20年!這是甘肅省渭源縣委副書記李迎新,就該縣代課教師這一貧困現狀上書教育部。

據《南方周末》報道,今年4月,渭源縣委書記董建平批轉了一份反映代課教師收入問題的材料,要求縣委副書記李迎新做深入調研,李由此開始了一星期的調查。

三個多月前,李迎新把含淚寫下的《渭源縣代課教師狀況調研》寄給了甘肅省委與教育部。每天他一到辦公室,習慣的查看一下來信,看是否有教育部的回信,但石沉大海。7月28日《甘肅日報》就全文刊發了這一報告。

代課教師是指在鄉村學校中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1984年底以前他們被稱為民辦教師,在此前從教的臨時教師基本被轉正或清退。1985年開始,教育部為提高基礎教育的師資質量,在全國一刀切不允許再出現民辦教師。但不少農村因貧困招不到公辦老師或公辦老師不願去,所以這些空缺仍需臨時教師來填補,他們轉而被稱為“代課教師”。

李迎新在這個報告中反映許多令人震驚的事實。他“一次又一次地被代課教師的貧困所震驚、執著所感動,為西部義務教育的普遍困境深深發愁。” 師資之困只是西部義務教育之困的一個縮影。

“最老”的代課教師

在李迎新調查中,最先碰上北寨鎮張家堡小學代課教師王政明。張家堡小學的七八個老師中有一半是代課老師,其中數個代課老師還是整個北寨學區的教育骨干。而王政明是這些代課教師中最老的一位,62歲,一臉皺紋,背也駝了,樸實得像個老農民。

那天王政明很自豪地告訴李迎新:“村裡孫子輩的人是我的學生,父母輩的是我的學生,連爺爺輩的人也是我的學生。”他1958年從教,那時張家堡小學就他一名老師。李迎新很驚奇:“按國家政策,你在1984年前參加工作,早該轉正了?”王政明憨笑:“我錯過了機會。”

王政明剛從教時,學校四周常有狼群出沒。他白天教書,晚上守校,閑時務農,公辦老師來了又去,惟有他二十年多如一日。直到1984年學校又分來了幾個公辦教師,作為民辦教師的王政明被辭退。1985年教師不夠時又被召回,他的工齡也隻能從這一年重新算起,這就是他後來沒有被轉正的原因。這一干又是20 年,這20年他一直拿著40元/月的工資。

這點工資使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供兩個兒子上大學時變得很艱難,隻有靠家裡的農地收入。20多畝地都交給了老婆,“我因為要教書,許多應該男人干的活 隻能讓這個苦命女人來干,女兒為了幫忙也輟學了。”王政明說起這些熱淚盈眶。。

李迎新繼續問:“這麼多年來,你圖個啥?”王政明很平靜地回答:“我啥也不圖,錢不重要了,就是為了孩子。我年輕時輟了學,所以一輩子的願望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有書讀。”

夢想拿到300元

對那些正需供養孩子上高中與大學的中年代課教師,微薄的工資 已幾乎使他們陷入了困境。李迎新因此在報告中沉痛地寫道:“走進任何一個村子,假如村子裡有代課教師,那他准是村子裡最窮的人。”

年近四十的李建新是渭源縣會川鎮羅家磨村福和希望小學的代課教師,該校的代課教師也佔了全校教師的近半。李建新1984 年9月成為羅家磨村的民辦教師,但因故未被轉正。盡管渭源縣有20年教齡的公辦教師已能拿到1200元/月以上,但他這個代課教師的工資仍一直是 40元/月。直到前兩年他考取了大專文憑,工資才被升到80元/月。

李建新多次獲得縣、鎮兩級優秀教師稱號。在他家的牆上,挂著去年榮獲縣優秀班主任的獎狀。每年他都會參加考上了大學的學生的一些謝師宴。他缺錢,但每次仍會送學生五元錢表示心意。“今年我們村的學生朱艷霞考上了大學,我舉杯祝福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那時我看到她淚流滿面。我很感動,覺得過去所有的受 苦都值了。”

但這些精神上的成就感絲毫不能緩解他的現實窘迫。現在他正在上中學的一對兒女,年學費共達3000元,而他80元/月的工資即使不吃不喝,一年也只能攢960元,因此學費主要靠12畝地勉強供養。“已經十多年沒有給兩個孩子買過一件新衣了。”李建新含著淚說。

當南方周末記者問他,給多少一個月工資就會覺得滿足,他說是三四百元。這和大多數受調研的代課教師告訴李迎新的答案一致。

青年代課教師意欲出走

劉福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當時之所以討得起老婆生得起孩子,是因為當時父母積蓄了一筆錢,而不少青年代課教師,連老婆也討不起。

這和西北農村的聘金習俗相關,部分青年代課教師根本付不起送給女方家庭1萬至2萬元的聘金。他們每年才四五百元的工資,即使不吃不喝20年也攢不到1萬元,所以隻能單身。

北寨鎮的代課教師王維宏今年已經39歲了,也是北寨學區的教育骨干,他頗為傷感地告訴前來調研的縣委副書記李迎新,人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自己卻每況愈下。並說下一學期自己也想外出,去新疆摘棉花或受聘私立學校。

這種現象讓北寨鎮的學區校長於建邦很不安。北寨公辦教師有101人,代課教師54人。其中三個教育點各有一名教師,均在偏僻山村,公辦教師不願去,所以都是代課教師撐著。於建邦說,代課教師至少承擔著學區一半的教育任務,他們一走,北寨學區就會崩潰。

甘肅省現有農村代課教師3.2萬多人,佔到農村小學教師的28.2%。西北師大副校長、教育學學者王嘉毅教授說,西部12省、市、自治區的代課教師共有50.6萬人,約佔西部農村教師的20%。他認為渭源的代課教師狀況在西部很有代表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聯首支競選廣告  補助低收入戶子女就學
NCC效應  高市新聞處預算遭議會擱置
大學校長遴選改一階段  教育部:樂見其成
【圖片新聞】紐約商業輔導中心舉辦餐館業管理教育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