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達人】 烏醋、爛菜變黃金-簡連生

林佳蓉
font print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曾經是開著百萬名車出入的簡連生,在十多年前投入有機農業的領域後,這輛昂貴的名車頓時成了他的運菜車,每天除了上前跟菜市場的媽媽們寒喧外,發揮生意頭腦的簡連生也開始從他們的回應裡進行問卷調查的工作,並在面對客戶時進行農藥與人體健康的觀念,一步步將當時高過時蔬6倍的有機蔬菜推展出去。
 
這番摸著石頭過河的推展動作,除了來自於小時候種田的父親過世於使用農藥的陰影,更重要的是來自於他對有機蔬菜的信心,及一股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傻勁。
 
憑著為人體健康著想的一股勁,簡連生在十多年前,毅然決然將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版圖喊停,投入當時乏人問津的有機領域。而那輛象徵他曾有輝煌過去的百萬名車,頓時也成為他運送有機蔬菜的菜車,跟菜市場旁停著大大小小的發財車相比,不少親朋好友直言「你是頭殼壞去喔!」
 
除了不被看好外,每個月才一、兩萬元出頭的收入根本消弭不了10多萬元有機肥料的成本,面對如此沉重的虧損,連簡太太都曾心疼又喪氣的說:「你過去做家具一年所賺的營利,都遠遠超過有機農場的100倍盈餘」。
 
內外夾擊的簡連生其實自己也有「不知道要ㄌㄧㄠˇ到什麼才會停止」的無奈,但好在參加一系列農業經營管理課程後,開始在這塊孤軍奮鬥的領域找到同好,並在師長的教導下,慢慢研發有機肥,將黃葉菜殘渣收集起來,再添加微生物菌、米糠、豆渣發酵後,製程有助作物抵抗力、提高蔬菜甜度與脆度的液態肥料。
 
另外也將製醋工廠不要的八角、大蒜、洋蔥、香料,混合中藥後製成「香料殘渣有機肥」,味道不但沒有傳統肥料刺鼻的臭味,還有趨蟲的效果,雙管齊下的本領,讓作物永保安康,其廢土變黃金的創意,終於在2005年得到神農獎肯定。
 
從生意人轉型為農夫,簡連生不同一般農民靦腆、寡言的面容,論起自己一手創建的北新有機休閒農園,簡連生整個眼睛都亮了起來,從家裡一隻O型腿的愛犬lulu談起,到園裡一片稻田、玉米田、桑葚林等,眉飛色舞的神情還來自這座自己打造的小天堂得到合格農場的證明。
 
園內種植的有機蔬果除了按照當時土地最適合情況來栽種外,堆肥、育苗、除蟲到採收,每個環節也以自然農法步驟進行。除有牢不可破的溫室抵擋外來病蟲害的侵襲,溫室外圍還種植大量迷迭香,進行甦神醒腦、驅蟲的功效。此外,簡連生還讓小朋友自己種玉米、寫成長日誌,養成「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珍惜。
 
憑著獅子座與生俱來不服輸的信念,簡連生從當初窮追媽媽們做問卷調查,到現在週末遊客攜家帶眷的景象,歷時10年的苦心沉潛終於出頭天,不但兌現了當初送給父親的諾言,還讓消費者明白有機蔬菜的價值。並以每年產量成長10%至20%的方式鞭策自己,將WTO強壓台灣農業的阻力化為自己向上研發的助力。
 
這位默默無名的創意頭家,縱使已經忙到日頭下山,卻還是細心地半蹲在園內檢查自己蔬菜的狀況,一會兒看看黏了不少小蟲的黏板、一會兒跟他誘捕害蟲上門的蔬菜哨兵加油打氣,那拖曳好長一段的身影,是他對有機蔬菜把關的證明。
——本文轉載自《農業易遊網》 http://ezgo.coa.gov.tw(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遠 洋漁業船長謝哲三,即使周遊列國將近50年,對於英文的應對,他也總是以「no」及「party」闖天下。

  • 「 司機麻煩,我要到夫人村」「去那邊喝咖啡?」10個到夫人村的人有10個一定都是去喝咖啡,而且報到率最高的時段一定是落日,因為遊客可以坐在貝殼裝飾的牆垣靜數紅咚咚的太陽沉入海面,等粼粼的波光退去接著上映的是一張繡滿璀燦晶亮的星光黑幕,籠罩著岸邊所有需要被安慰的人。
  • 從 桃園縣復興鄉的泰雅部落嫁到南庄鄉東河村的賽夏部落,朵細·馬幸(徐年枝),做的不是傳統的泰雅族編織,而是從賽夏族的傳統編織延伸而成的創新產品,不論是現代的手機袋或實用的零錢包,朵細·馬幸運用賽夏傳統圖騰與色彩編織出的不僅是無止盡的創意,更是文化的傳承。
  • 一 年要求自己得發表六篇文章、四處遊歷各國比較林業經營的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羅紹麟教授,除了一步步踏實的在學界耕耘外,同時也是造林將近30年的育林人,除雙重身份以外,性格也隨之改變。面對群眾,羅紹麟侃侃而談的以實作經驗發聲,但在退居自己那片隱世的小林地後,常常可以看他目光飄遠,停留在地平線的盡頭,這位將林地所見所聞提供給學界專業人士及學生的教授,謙虛的說「野人獻曝而已啦!」

  • 拿 起一本竹製的餐廳菜單,劉文煌嘴裏唸了聲「阿彌陀佛」,右手輕輕一掀,就翻開了菜單。面對使盡蠻力也打不開的客人,他說:「只要誠心誠意的說阿彌陀佛,就可以打開啦!」聽著劉文煌煞有其事的說著,大伙總是笑得東倒西歪,唸多少次的阿彌陀佛都沒用。原來,這菜單也是有「玄機」在裏頭的呢!
  • 南 投縣鹿谷鄉特用作物產銷班第5班班長張富欽,以產製凍頂烏龍茶為主,利用夏茶產製團粒狀的「貴妃茶」,施用含氮量高的有機肥,誘使小葉綠蟬吸食茶菁,增加貴妃茶的茶菁產量;研發凍頂茶茶菁發酵技術及低溫烘焙法,並發揮創意,將貴妃茶加入紅茶,研發「貴妃紅玉冷泡茶」立體茶包,有效縮短冷泡時間。所產製的烏龍茶以「富源茶圃」品牌行銷,貴妃茶則透過產銷班以「頂貴妃」、「貴妃美人」共同品牌銷售。對於推動個人茶葉及產銷班貴妃茶系列產品,均積極參與、績效優異,獲神農獎表揚。
  • 帶 有特殊氣味的椒類,是營養價值很高的健康蔬果,近年來市面上除了青椒外,也常見到紅色、黃色的彩色甜椒。通過多層評選,並獲得滿分的94年神農獎狀元劉讚和,就是在南投縣埔里種植彩色甜椒的農民。
  • 東南亞最大的香魚養殖場「八甲休閒魚場」,是曾獲選十大傑出農村青年的黃玉明一手打造出來的。在黃玉明十多歲還在當工人時,表哥曾對他說:「一口飯配一粒花生米,這樣你才能嚐出花生的美味。」捱過窮困的日子,表哥的花生米哲學教會了他「學問知識向上頂,生活享受往下看」的知足心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