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峰會目的何在?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科林斯2005年12月7日雅加達報導)來自16個國家的代表12月14號將在馬來西亞首都科倫坡舉行首屆東亞高峰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10個來自東盟的成員國,以及南亞、東亞和南太平洋的大國。雖然東盟努力界定其區域性角色,但是分析家懷疑這個團體的總體目的。

*峰會探尋東盟如何與鄰國合作*

10個東盟國家的總人口超過5億。他們要尋找辦法來對付他們強大的鄰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力量,其中光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人口就超過23億。

東盟秘書長王景榮表示,東亞高峰會議將探尋東盟和其鄰國的合作之道。

東盟秘書長王景榮說:“這是亞洲成長的年代。亞洲國家如何彼此合作?我們如何為彼此組織一個更可以預測和穩定的合作方式?”

*東盟定位自身角色*

但是無論如何,分析家表示,東盟的目的超過單純的合作問題。他們認為,大部份由小國家組成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希望尋求在中國、印度、日本和美國這些大國間的適當角色。

新加坡國防戰略研究所的東盟問題專家勝又說,東盟將利用這次高峰會議來定位自己的角色。

勝又說:“至少對東盟來說,東亞高峰會議的整個重點、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在和其他強權國家,像中國、印度、日本等國家之間,平衡它的利益。”

*東盟望對所有國家友好*

勝又說,東南亞國家聯盟不願意被看作和任何一個國家太親近,但是希望對所有國家都友好。

勝又說:“我認為這是非常戰略性的。雖然東盟沒有諸如經濟和安全之類的任何有形力量,但是藉著維持和外在強權的友好關係,東盟將繼續在這個地區發揮一定的影響力。東盟已經和美國具有良好關係。所以,在美國之外做出努力,對東盟來說也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

*馬哈蒂爾批評讓澳參加峰會*

東亞峰會把澳大利亞包括進來,引起至少東盟一個主要成員國的批評,並且導致一些分析家質疑這次峰會的目的所在。

前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於1991年首先構想舉行這個高峰會議,以對抗美國主宰的論壇,籌組一個只有亞洲國家自己參與討論問題和制定政策的地方。

這個星期三,馬哈蒂爾批評澳大利亞的參與,說澳大利亞是美國在亞洲的副警長。他並且稱堪培拉的觀點會壓倒較小的東盟國家的觀點。

*日本引入澳、印對抗中國*

但是無論如何,總部設在香港的政治經濟風險諮詢公司的布羅德夫特說,是日本為了對抗中國日漸壯大的力量,而把澳大利亞和印度引進來的。

布羅德夫特說:“現在,由於有了對中國更多的牽制力量,使得中國無法主宰這個團體的議程。東盟並不希望主導議程,但是也不希望中國主導議程。日本由於歷史宿怨的問題使其立場不夠強硬,因此非常希望澳大利亞和印度也參加這個會議。”

*澳把峰會看作亞洲自由貿易區核心*

有些分析家指出,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及新西蘭這些西方人的世界觀不同,並且表示很難看出這個高峰會議的目的所在。

澳大利亞的官員則表示,他們把這個高峰會議看作是未來亞洲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核心,與歐洲聯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相抗衡。

*東亞國家關係重組*

布羅夫特說,這個地區的國家正在尋求新的結盟,並根據現代的實際重組關係,來取代過時的冷戰思維。

布羅夫特說:“你現在所看到的是,一群國家的集結,來測試甚麼樣的關係是他們感到最適合的。我想在未來十年,你將會看到許多全新的國家集團出現。或許你將會看到,像東盟這樣舊有的國家集團的內涵和過去截然不同。”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包括汶萊、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至於參加這次東亞高峰會議的還有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東亞峰會即將召開  解決霾害為議題之一
溫家寶啟程訪問歐亞五國
訪問歐亞五國 溫家寶啟程 首站法國
美國籲中國人赴美學文科 專家:有兩個好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