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統計局長自殺疑與GDP數據有關

標籤:

【大紀元2月24日訊】安徽蚌埠市統計局長劉敏2月18日上午在市政辦公9樓,跳樓自殺身亡。三天後,該市有關部門公布了劉敏的死因是精神焦慮症導致的非正常死亡。是什麼原因使這位統計局長患上了精神焦慮症呢?

據法制晚報報道,按照正常工作進度,劉敏死亡那天正處於安徽省統計公報公布後,由省級統計機構及地市級統計機構核對去年各項統計數據的階段。

據報道,蚌埠在安徽屬於三類經濟欠發達地區,該市2003年GDP增長僅為6.4%,而1個月前市長花建慧在《政府工作報告(討論稿)》中報告指出,2004年全年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預計為260.99億元,同比增長16.5%,首超全國、全省平均增速。  

原來地區生產總值早有增速“規定”。報道稱,蚌埠市人大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了“3461”計劃,該計劃的第一個目標就是“2003年至200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左右,到2007年突破300億元”。

但當時,有人對2004年GDP劇增到16.5%這一數據表示懷疑。“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60.99億元”,第四季度生產總值可達90.69億元。針對這個“輝煌戰績”,該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解釋是:歸功於農業的拉動。

而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雷達表示,一般情況下,第四季度經濟增長主要靠商業拉動,但蚌埠不是商業中心城市,第四季度突飛猛進的可能性應該排除。至於農業能拉動這麼大的增幅則是天方夜譚。

據知情人推測,劉敏的壓力很可能來源於此。

劉敏昔日物價局老同事說,劉敏性格豪爽、外向,自2002年2月從蚌埠市物價局副局長調任市統計局局長兼黨組書記後,就變得沉默寡言了,死前還說過“壓力大、睡不好、不想活了”等話。

統計局工作人員們都對這位局長印象頗好,否認外界關於劉敏貪污的傳聞。一位中年干部說,統計局是個清水衙門,沒什麼‘油水’可撈……但工作也不是那麼好做,有時迫於各方面的壓力……。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早在劉敏自殺身亡的第二天,當地公安局就有了結論,原因是精神焦慮症。但在出任統計局局長前,劉敏卻未表現出有精神焦慮症。其昔日物價系統的老同事說,在物價局時他好像沒有類似症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林悼趙被拘 警察抄家 妻女悲戚
中共仍在屠殺婦女和老人
名山古寺:武行宮小武當
安徽異議人士張林被警方拘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