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中校文化課、觀賞名家書畫展、增廣見識獲益多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元月二十三日(星期天),是華府第一場冬雪的次日,雪霽天晴朗,陽光耀目,積雪遍地,在所有中文學校皆停課的這一天,德明中文學校中學部九十四位師生,無畏於刮面的凜烈寒風,與攝氏十四度的低溫,是日下午二時,齊集於華府特區之Renaissance Hotel,依照原定「文化課程」的安排,參觀僅展示三天,來自澳洲的戴氏收藏 : 「中國近代名家傳統書畫巡迴展」。
  
   這個經由戴氏家族連續五代收藏的名家書畫,包括「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吳昌碩、潘天壽、李可染、林風眠、慈禧太后、傅儒」等名家之國畫,與「光緒皇帝、梅蘭芳、閻錫山、傅沂」等之書法。展現了清末名初,至二十世紀中國書畫發展之脈絡。

   在寬闊的展示廳內,每幅名作皆有文字的說明,與現場的解說。下午三時,「澳洲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戴東尼先生,特別為全體德明中學部之師生,用英語作了一小時之解析。戴先生年約三十許,由於戴氏家族曾有人在清宮任官,雅好名家畫作,於是開始了收藏名家作品之路。戴東尼自幼耳濡目染,年紀雖輕,卻已吸取並累積了豐富的書畫鑑賞經驗了。

   戴東尼先生簡短的自我介紹後,遂即將這次展出的名家,做全面性的簡介:如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等人,都是在詩、書、畫、印章、篆刻,具有全方面修養的大家。如張大千、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皆曾負笈日、美、歐等國,留學或考察。如李可染、李苦禪、王雪濤等都是先學油畫,後改學國畫,因此當他們創作時,可以看出中西畫法的融合。

  接著戴先生以電腦投影方式,放映出一幅幅的名家畫作:花鳥蟲魚,山水人物,蔬果動物,塞外風物等,以簡捷生動的敘述法,勾出了中國書畫的精髓。

   當同學們聽到齊白石幼年家貧,以學木匠手藝為生,到了二十七歲,才正式拜師繪畫,並學古文詩詞,到了五十多歲,還在北京擺地攤賣畫與篆刻作品。一直到遇上名畫家陳詩僧,受了他的指導後,才開始變化自己的畫法,創出自己的風格。由於具備了木匠的手藝,所以齊白石的篆刻功夫基礎深厚。齊白石活了九十多歲,是位全才畫家。再看到他畫的「蝦」、「貝葉草蟲」、「牽牛花」、「菊」、「南瓜」、「鍾馗」這些風格各異的作品,無不由衷佩服。

   至於被徐悲鴻稱為「五百年來一大千」的張大千,無論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詩書印刻,無所不能。「大千」並非其本名,據說他是因為有一位青梅竹馬的女友死了,出家做和尚時起的一個號。不過他並沒做成和尚,後來被張大千的二哥,即善畫虎的張善孖帶回去了。張大千後來就以居士自居,稱自己為大千了。

  張大千曾在甘肅省敦煌待了兩年七個月,全力臨摹敦煌古畫,因此大千居士所畫的人物畫與佛像,線條特別流暢,感覺栩栩如生。張大千又以畫「荷」出名,他早年、中年與晚年畫的荷花各有特色。晚年以「潑墨作荷」的方式特別多。戴東尼先生解釋張大千畫的:「松下高士」與「魚籃大士像」時,提到一個好的畫家,畫出人物的眼神就像是活的一樣,無論從那個角度看,觀眾都會覺得畫中人也在看你呢!這種功力,就是畫龍點睛啊!而這幅「松下高士」,有人說是張大千,自比如松樹般清高的自畫像。


   這次展出徐悲鴻的水墨畫「馬」,用簡單的幾筆,畫出一幅昂首搖尾的駿馬,渾身結實的肌肉,活力十足,看那馬尾和馬鬃,觀者可感覺到這匹馬在動哪!徐悲鴻將西畫的透視、解剖學與那種比例,都運用到中國畫去了。
   傅抱石是「金陵畫派」的創始人。傅氏早年在徐悲鴻的資助下,到日本留學,所以畫中充滿著東洋味。這次展出的「東陵南望圖」、「山水」,就是傅抱石創造出一種構圖非常飽滿,氣勢很雄偉的畫風。他畫石頭的畫法,叫做「抱石皺」,是傅抱石自創的名稱,來體現山石的肌理與層次。而另幅「湘夫人圖」的仕女,是傅抱石常畫的內容,他對人物眼神的刻劃,對衣服紋折的處理,及畫中飄落的葉子,都有獨到傳神之處。

   吳昌碩是近代「海上畫派」的開山大師,也是齊白石異常推崇的前輩大師。「海上畫派」是在清末鴉片戰爭後,在上海形成的。他們的畫風雅俗共賞。由於吳昌碩專研書法,對鐘鼎文、甲骨文很有研究,他將這種筆法畫到畫中去,所以畫中有「金石味」。戴先生介紹的這幅「富貴神仙圖」,是吳昌碩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他先畫下顏色,再用筆將線條勾勒出來,觀者好像感覺畫中有風,自右吹向左一般。

   常聽人說「見圖如見人」。潘天壽是個有陵有角,堅守原則的人。無論是他的大幅或小幅作品,氣勢都十分雄偉。他畫的山石都是方角的、再配上鷹、鷲之類的猛禽,自然有氣勢也特別。潘天壽也是一位全才畫家。除了畫、書法、篆刻,潘天壽還擅長指畫,也非常出名。

   而李可染這位中國近代書畫大師,文化大革命時,他畫了一幅「灕江山水」,山水中的帆都是逆江而上,於是被污蔑成他反對四人幫的江青,因為江青也有「江」字,鬧了一場「現代文字獄」,於是李可染被關進牛棚,後來實在查不出他有甚麼罪證,才被放了出來。當場有位學生聽後,馬上反應道:「喔,原來畫畫也會被捉去坐牢啊!」李可染將自己的書法,稱為「醬當體」,就是把北京醬舖,和當舖招牌那種「體」,運用到他自己的書法中了。李可染喜歡牛的勤勞苦幹,他是畫牛的高手,並將畫室取名「師牛堂」。

   清末慈禧太后有幅「花鳥」,也在這次展覽中。她的這幅畫,外面加畫了一個框邊,在框邊的上下左右,共畫了十二條龍,充份顯示慈禧的權力、地位,比真正的皇帝更強更高呢!

   中國的傳統畫,也講究「留白」,這些國畫中空白之處,可讓觀眾發揮自我想像的空間。古人賞畫,「形神皆備」,意思是書畫家的書畫之道,除了「筆法、墨法、章法」外,他們的思想、修養與品德,必須高尚,才能使畫作呈現高雅的意境。

   齊白石的十大弟子中,李可染強調「基本功」,他說:「藝術創作沒有基本功,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齊白石的另一位弟子許麟蘆,則不斷強調「人品至上。人沒有豪氣,畫也沒有豪氣」。戴東尼先生的這番話,給在場的德明學生們,上了一堂非常珍貴的機會教育。最後,戴先生教給大家:「如何鑑賞畫作的真偽。」他拿了一幅齊白石真跡的「蝦」作,及一幅贗品「蝦」作,放在電腦投影機的銀幕上,仔細分析比較,讓學生初嚐鑑賞真偽的樂趣。

  馬州銀泉鎮之德明中文學校,一向以「校風樸實,師資優良,教學嚴謹,學生努力,家長合作」,享譽於大華府地區。該校之「文化課程」,皆以「配合教學」、「增廣見識」、「學習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為其選擇之標準。此次之「文化課程」,讓德明中學部之師生,學習並欣賞了這場機會難得的「中國名家傳統書畫展」,真是獲益良多,不虛此行。

   當日下午五時,全校師生再齊聚於華府「中國城海鮮大酒家」,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並獲該飯店之店東
鄭進玉先生的親自接待,更免費提供飲料。餐畢,德明師生均向鄭老闆致謝,結束了收穫甚豐的一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鋼琴獨奏會 慶祝五月亞太節
美國首都慶祝法輪大法日 各族裔感恩師父
美國馬里蘭州各級政要褒獎慶賀「世界法輪大法日」
台美生技協會舉辦DC meetup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