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李衛平:囚籠

李衛平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2月28號早上,剛出門,迎面變撞上了趙紫陽治喪期間監視我的兩位先生。他們忙不迭打招呼,請我別在意。其實他們也就是為了混一口飯吃,也挺不容易的。我說:沒事,跟著吧。

儘管2月26號晚上,三名警察就登門打過招呼,但昨天早上見到他們仍不免心裏咯登一下:總覺得他們來得太早了。上網一查,果然,3月3號政協才開會,全國人大會議更晚,要到5號才召開。但對我而言,會議已經開始了,而且可能要在他們之後結束。

一直以來,每臨「兩會」、「六四」等當局心慌的日子,我都逃不脫當局的特別關照,被迫與他們「配合」。對此我十分不解。想我李某人既非盜賊也非劫匪,既不打架鬥毆更不調戲強姦婦女,即便有貪污收賄的願望,「大好」的機會也落不到我的手上。他們不去監督抓捕那些罪犯,卻一個勁在我身上下工夫,真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又浪費資源;我之所想所言所做,無非是為了推進中國的民主人權事業,這本是於國於家於人於己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他們不幫忙也就不計較了,但為甚麼要千方百計限制壓制以致加害於我呢?!莫非普羅大眾的解放與幸福日就是他們的痛苦與磨難日?!如果不是,我還真想不出更合理的解釋呢!

在監獄時,深感人身沒有自由。可出來後就有自由了嗎?同樣沒有!惟一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剛性囚籠,後者是柔性囚籠,前者是顯性限制,後者是隱性限制。這是我個人的感受,別人怎麼看不得而知。那是需要每個人獨立回答的問題。

2005年3月1日星期二於北京香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專欄】李衛平﹕從台灣立法院選舉結果 看島內政局變化與中美臺三邊關係走向
李衛平﹕社會矛盾的催化劑
【專欄】李衛平:錚錚鐵骨趙紫陽
趙紫陽先生的貢獻及去世後對社會的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