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中心:台灣IC設計製程仍有提升空間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易霖新竹一日電)工業技術研究院晶片中心主任任建葳表示,台灣半導體晶圓代工製程技術獨步全球,已達90奈米及更先進水準,不過IC設計業普遍以0.18微米製程為主流,技術層次與歐美國家相較落後約1至1.5個世代,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任建葳指出,台積電及聯電技術層次已邁入90奈米世代,在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傲視其他競爭對手,然而本土的先進晶圓代工技術,往往接的都是國外IDM或IC設計廠商訂單,台灣IC廠商仍停留在0.18微米製程為主力的階段。
根據美商Synopsys近兩年針對台灣、美國及歐洲三地IC設計商製程使用分佈統計,2003年美國與歐洲IC設計商使用0.13微米製程比重分別為55%及43%,台灣僅為4%;2004年美國由55%下降至52%,歐洲與2003年持平,台灣則上升至13%。
此外,以去年的數據分析,美國業者去年90奈米應用已達20%,0.18微米以上製程技術比重小於2成;歐洲90奈米應用約21%,0.18微米以上製程技術約3成;唯獨台灣IC設計業者在90奈米製程應用仍趨近於0,0.18 微米製程技術比重卻佔了85%以上。

相形之下,在歐美廠商已逐漸從0.13微米進入90奈米世代的同時,台灣IC設計商才逐漸要從0.18微米邁向0.13 微米,技術層次仍有提升空間。

任建葳強調,高階製程往往應用於較為先進,且利基性較強的產品,例如通訊及高階電腦相關晶片,台灣目前IC設計市佔率雖為全球第二,但面臨韓國、中國等廠商急起直追的激烈競爭,台灣IC設計商應抓緊本土的晶圓代工製程技術優勢,在製程技術上力求突破,才能維持競爭力。

相關新聞
IHR普世適用台灣參與全球衛生體系重大突破
角鬥士以及人生的意義
林俊杰七位數代言拍廣告 展現成熟男人味
美國Qwest提高價碼併購MCI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