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一些思想

契愿
font print 人气: 69
【字号】    
   标签: tags: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从15岁就立志向学,这个“学”是什么呢?个人以为孔子想学的应是“道”。何谓“道”?“道”即是真理,是生存的意义,也是生命存在的价值。于是孔子博览群书、周游列国、拜访老子,即是有志于求道的真实体现。

从15岁就立志寻道的孔子,30岁时,由感性上认为已经找到了“道”,而且也认为自己已有一定的体悟。他不断的修行,不断的升华,到了40岁时,他对他所证悟的道已经没有任何疑惑,也就是说,他已经从感性上的认知,升华到理性上的明白了。

不断修行升华的孔子,到了50岁时,知道了他的使命,就是“传道”。所以孔子从55岁开始周游列国。当然,周游列国的目的,绝非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是弘传此道。孔子不排斥当官,所以孔子是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在传道的过程中,当然会遇到不同心态的人,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嘲笑他、冷落他,当然也有人尊敬他而跟随他,从中不断考验他的心性。因为他是在人群中修,不是到深山老林与世隔绝。所以也有些隐士取笑他,竟然想在乱世中跟世人传道,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继续传道一直到60岁时,心性已经提高到“耳顺”的层次,也就是对于外在的环境、人、事、物都能了然于胸,达到凡事难乱其心的境界。不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不管别人怎么对待他,他的心都能坦然不动,这就是大忍之心的表现。孔子周游列国13年,直到他68岁才回到鲁国。

孔子70岁时,他的境界已达到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在道中。也就是修炼到他所应该到的层次,功成圆满。最后几年他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直到73岁时完成他的使命离开人世。

有人说孔子的道是无神论的,不谈论生死的。主要是因为孔子和季路的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事实上,在古代每一个人都相信鬼神之说,人死为鬼,在天为神。当然孔子的弟子也是。当他们问及孔子这类相关问题时,都是抱着常人之心的。所以很多人就会想,人死了会怎样?神仙是怎么过生活的?当神仙有什么好?鬼吃什么?如何祭祀鬼神.……。真正的修炼是修自己的心,重点并不是在侍奉鬼神。就如同《金刚经》讲的: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许多的形式和祀奉鬼神的仪式事实上都是有为法。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精进实修,修炼重点应放在修炼心性,如何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修炼,并不是在祀奉鬼神,也不要对其它知识性的问题感兴趣,人是不配知道神仙的事的,因为人会用人的心想神的事,这是对神的最大不敬,要想知道神仙的事,那就修成神仙。鬼怎么过活,你都听闻到了道,还担心变成鬼吗?因此孔子也说“朝闻道,夕可死”。其实听到了“道”就是最宝贵的。

何谓忠?“忠”绝不是国文课本中所写的制式答案:“忠于帝王,忠于父母,忠于权威”,孔子的“忠恕 ”之道真正“忠”的含意,就是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身份,忠于自己的本分,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修”真”,因为真,所以每个人都应善尽本分,真诚的贡献自己的才能。

儒家倡导“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要大家去追求功名利禄。正其心、诚其意,当一个人心正、意诚修真其自然可以齐家;当诸侯的人修真,自然可以治国;当天子修真,自然可以平天下,若人人都能做到,自是一片升平,也不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都是从真中派生出来,也是以真为根本。

可惜后来的儒生,没有达到孔子所在的层次,也没有了解孔子所说话的真正含意,把孔子的思想理论解释得很世俗化、功名化。之后,董仲舒把阴阳学加入孔子的思想中,汉武帝独尊儒术,中国变成政教合一,儒家就此失去了真正的内涵,到了后来宋明理学又加入了佛教思想,使得孔子的思想都变质了。

接下来的几千年,儒生只是把孔子的思想当作哲学范畴的东西在批判着学和所谓的研究,也把它当作考科举追求功名的工具。许多人把中国的很多问题推给孔子,说他的思想让中国人愚忠,愚孝,遵从秩序,尊崇权威,形成酱缸文化,这真是曲解了孔子的思想。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追求自由民主的历史,源远流长。释迦牟尼追求过它们,孔子孟子追求过它们,耶稣及其弟子追求过它们,穆罕默德追求过它们,孙中山黄兴以来,无数中华儿女追求过它们,而八九六四以来,更多的炎黄子孙,不畏强权,不惧艰辛,按时间算,几乎追求一生了。
  • 心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因此你要修心。心要修得干净,有干干净净的心才有纯洁的社会出 现的可能,如果心都脏了,坏了,那麽这个社会也会坏。这不是唯心论,这是讲心的重 要性,人的精神对物质条件也有很大的作用,并不是完全被物质条件或社会身份决定 的。人要想大家都活得好,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讲这种话,诗经讲 这些话,都是要将心比心,“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我想他人的心是怎么样,要将心 比心,就有一些事情不会做,所以中国人讲这个心是非常重要的。
  • 封疆官吏出任长梧的地方官。有一次,他碰到孔子的学生子牢。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与子牢探讨治理地方、管理长梧的方法。
      

  • 【大纪元2月19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九日电)新华社今天报导,欧洲首个孔子学院─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十八日(当地时间)?

  • 孔子曾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弹了许多天。师襄子有一天便说道 “行了,可以换一首新的了”。孔子说 “我只学会了音的弹奏,还没有掌握好音乐的表现” 又继续练习。
  • 中国共产党政府一直标榜在它的统治下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中国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含蓄、内敛、正统、保守,道德、深受孔子学说和道家的影响,动辄宣传西方是如何的糜烂,什么红灯区,什么无烟工业等等;但事实上,中国目前应该是世界上性行为最开放黄业最发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男性平均性伴侣达到12个之多。色情行业极其发达,街头小巷,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桑拿、发廊、酒吧和歌舞厅,其中大部分都有大量的坐台和卖淫小姐。从最大的城市上海到首都北京,从开放的前沿深圳到偏僻的西南和西北边疆,从事色情业的“小姐”无处不在;这点让泰国人、美国人和欧洲人统统汗颜;共党独裁政府也最傻,如果设置红灯区,统一管理,按章收税,一年至少收它5000亿人民币的税。用这些钱来建设希望小学,来救助穷人,也算政府对老百姓办了些好事。可惜,他们为了面子,没有这样做,还死不认账,当然也不会如此管理。
  • 越来越高的资讯化、国际化、全球化程度模糊了主权的界限。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交流和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许多原先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已越来越演变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普世价值观照下,不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摸论、猫论、三个代表,或者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全都现出落后反动的原形。中共一向惯于“关起门来打狗”,无耻地以主权、内政为自已剥夺自由、侵犯人权的恶行暴政辨护,指西方国家的批评与要求为干涉内政,结果传统的主权理论在人的价值至上、人的尊严至上的人权攻势面前窘态毕露。主权高于人权口号不仅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便是衡之以儒学也是落后的:孔子就赞成“汤武革命”,孟子更主张“暴君可诛”论。
  • 柏拉图大概是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的老师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就像孔子在“中国哲学史”的地位一样。柏拉图这位哲学家,自从受教于苏格拉底之后,就对“天空”产生神奇的看法。为什么呢?
  •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