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音樂之聲) 回到維也納舞台

人氣 27
標籤:

【大紀元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葛莉絲編譯)「納粹」又再次回到維也納了-至少在舞台上,然而這一次他們毫無疑問是一群壞傢伙。

「真善美」(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一直是廣受世界所愛的歌舞劇,然而在奧地利卻鮮少人知。透過在奧地利首次完整演出的「真善美」這面鏡子,人們再次檢視奧地利與希特勒的關係。在多年的否認以後,奧地利官方巧妙地將自己從是希特勒的被害者塑造成在納粹大屠殺中的關鍵角色。

然而一些奧地利人對納粹仍相當敏感,在該國德語區星期六的首次公演中,演員身著納粹制服站在觀眾群中,戲院包廂滿是模仿地納粹顯要人物,具大的納粹標幟就懸掛在舞台上,這一切挖起了過去痛苦的回憶。一位在劇院旁等待,不肯具名的年老婦女說:「痛苦的回憶太多太多了,在我12歲時,戲院往往存在於納粹的控制之下。

「真善美」是一部有關男主角崔(Baron von Trapp)、他的小孩與女主角瑪麗亞(Maria)的音樂冒險劇。這位女家庭教師後來變成男主角的妻子與孩子的母親,而這個奧地利家庭要在「納粹」來之前逃離家園。這齣廣為世界所知的音樂劇在1965年拍成電影,獲頒最佳影片等五項獎座。

南韓人民在英文課學到許多「真善美」中的歌曲;一些荷蘭的報社則組織讀者旅行團去拜訪過音樂劇中的場景「阿爾卑斯山的草地」(Bavarian alpine meadow),在那裏女主角唱出「丘陵因為歌聲活了起來」這首歌。(The hills are alive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另外根據奧地利的觀光調查報告,大約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人因為音樂劇的關係到過薩爾思堡(Salzburg),「真善美」劇中男主角的家。基於對「真善美」的熱愛而到薩爾思堡的人們無視於該國最有名的音樂大師「莫札特」,只熱切地想了解該劇音樂的產生背景及歷史。

一些外國人也會想起由理察-羅傑沙(Richard Rodgersa)及奧斯卡-漢門斯登(Oscar Hammerstein)作曲的「小白花」(Edelweiss),這首歌其實是奧地利的國歌。

雖然這齣迎合現代人口味及描述奧地利被納粹佔領前的黑暗時代歷史的音樂劇相當有名,可是這齣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音樂劇卻與實際情形大不相同,除了從小劇院逃跑的劇情在十年前是如此之外。

出席首演的前奧地利大臣法蘭茲-佛蘭尼斯基(Franz Vranitzky)就說:「我從1960年到美國工作時就常被問起小白花(Edelweiss)與「真善美」,以前我很困惑,現在我知道怎麼回答了。」他於1986至1997擔任大臣,見證奧地利官方初次與國家納粹達成協議的歷史。

奧地利及德國的現今政府對納粹被害者及其後裔付出了數百萬的補償,而官方及宗教的領袖也會例行性地高喊反對反猶太主義,然而仍有偏執的一面助長了希特勒(納粹)的興起。

一名60歲婦人說:「我認為這齣劇很值得讓沒有活在那個時代的小孩與青少年觀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壓制不住的真善美
真善美喊劇終 影迷不散
音樂劇排隊報到 亞洲城市發燒
音樂劇發燒  貓還沒來  真善美也要來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