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參與WHA 台灣加強主權概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平宇╱台北報導〕台灣爭取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 )觀察員,今年可望有新做法!據透露,外交部正研議以「health authority」(醫療衛生當局 ),來取代自2002年以來,以台澎金馬「health entity」(醫療衛生實體 )為名義的提案方式,以加強台灣的主權概念。

至於今年是否投票?台外交部政務次長高英茂說如果沒有更好的作法則不排除今年繼續就我案進行投票。

據了解,台灣今年在WHA案上的新做法還不只如此,今年1月WHA召開執行委員會確定5月大會議程時,台灣並未如往年發動友邦在執委會提案,就連友邦查德原本的主動提案,也在外交部授意下撤回。

知情官員指出,此一作法主要著眼在今年2月起,世界衛生組織(WHO )各會員國召開工作會議,研議修改「世界衛生條例」(IHR ),並計畫在5月大會正式通過;我方期盼透過這次的修法,建立台灣與WHO直接的合作基礎,因此不希望節外生枝。

不過外交部這項作法,長期推動WHO案的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並不贊同,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說,其實WHO創立宗旨中就已經明白表示要維護「全人類」的醫療衛生安全,因此IHR就算修法通過,回應台灣是全人類的一部分,又有何意義?如果WHO有心要做,現行規章就已有足夠基礎,否則再多的條約也沒有意義。

外交部政務次長高英茂則表示,現實與理想的確存在嚴重落差,他以今年世界衛生日的口號「每個母親與嬰兒都要受到照護」為例,諷刺WHO應該在這句充滿人道的口號後面加上一句「但是台灣的母親與嬰兒不包括在內」。

不過高英茂也站在政府立場表示,WHO的做法可以很衝,也可以比較務實,如果大家認為加不加入並不重要,過程能夠作為凝聚台灣全民共識的典範,就有意義,那政府當然可以有很衝的作法;不過如果真的想要加入,作法上就可以比較「忍辱負重」,他並強調「觀察員是美國與日本都支持的作法」。

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也憂心IHR是中國對台灣的陷阱,要讓國際誤以為台灣已經可以參加WHO各項會議,因而對我成為觀察員的訴求更漠視,反而延緩我入會時間。

吳樹民也擔心這會是他「最大的噩夢」,如果今年中國主動提案要台灣以「台灣,中國」名義加入,我們如何因應?他說,這就是他們當年堅持以台灣名義爭取成為會員的主要理由,政府應該亟思因應之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