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出超銳減經濟成長減緩 央行仍首重物價控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十七日電)台灣今年第一季貿易順差僅2.9憶美元, 1月、3月更呈現入超。貿易出超銳減似乎暗示經濟成長腳步減緩,但在物價仍有上揚壓力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面臨兩難抉擇,學者專家認為,物價控制還是央行貨幣政策最大考量因素。

  雖然各金融研究機構預測今年台灣經濟成長減緩,但在央行心中,失業率降低、實質產出接近潛在產出水準,經濟仍算穩健成長。經濟成長維持一定水準,因此物價是央行首要控制的目標。

  花旗銀行財務處副總裁暨經濟學家鄭貞茂指出,台灣出超減少,因為進口增加,又碰上原物料成本上揚,應該是短期現象。他表示,去年到現在台灣內需比較強勁,一些高科技廠商進口機器設備、物料建廠,又碰到油價高漲,自然順差會減少,但長期而言,不會出現美國逆差的狀況,畢竟台灣的儲蓄率仍大於消費和投資。

  貿易出超減少也提醒今年經濟成長減緩,鄭貞茂表示,雖然過去央行透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景氣,但在物價上揚壓力下,央行還是會以物價為優先,畢竟規劃經濟成長的責任不是央行的主要任務。

  面臨經濟成長減緩,以及物價上揚必須升息抑制的兩難,金融界預期央行還是會維持三月底升息半碼的步調,緩步調升利率,不至於過度打壓景氣發展。

  央行三月二十四日舉行理監事會議,總裁彭淮南即明白表示,由於國際景氣減緩,外需可能減弱,央行只能微幅調整利率。

  一位財經官員指出,有些國家的央行控制物價還要配合經濟政策甚至協助經濟成長,對台灣央行而言,過去幾年經濟成長不佳,央行降息刺激景氣,但面臨物價不斷上揚的壓力,控制物價還是央行貨幣政策首要任務。

  這位官員表示,1月、3月台灣貿易呈入超,第一季順差也比過去減少,但這幾個月有季節性因素影響,油價上揚也是干擾因素之一,因此台灣經濟成長對貨幣政策執行的考量,央行還要多觀察幾個月。

  財經官員表示,從三月底央行理監事會議聲可以明顯看出將緩步升息的端倪,央行要防範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也要擺脫負實質利率,預計六月底央行還會再升息,幅度大約是半碼。

  鄭貞茂也指出,雖然油價上漲壓力大,但目前物價還在一定水準,台灣還沒有通貨膨脹的疑慮,不過隨美國五月可能升息一碼,花旗對央行六月底升息半碼的預期尚未改變。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也表示,應以平常心看待進出口呈入超的情況,進口適度暢旺,顯示投資財、原料進口十分穩健,內需投資沒有衰退,進出口貿易平衡發展更為重要。

  雖然台灣還未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但物價持續上揚卻是不爭的事實,吳中書指出,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今年仍會調高利率到 3%-4.5%的中性利率水準,台灣央行為控制物價,且不要讓台灣和美國利差過大,預期央行今年還是會微幅跟進美國升息,讓貨幣政策回到中性水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