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出超锐减经济成长减缓 央行仍首重物价控制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憬屏台北十七日电)台湾今年第一季贸易顺差仅2.9忆美元, 1月、3月更呈现入超。贸易出超锐减似乎暗示经济成长脚步减缓,但在物价仍有上扬压力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学者专家认为,物价控制还是央行货币政策最大考量因素。

  虽然各金融研究机构预测今年台湾经济成长减缓,但在央行心中,失业率降低、实质产出接近潜在产出水准,经济仍算稳健成长。经济成长维持一定水准,因此物价是央行首要控制的目标。

  花旗银行财务处副总裁暨经济学家郑贞茂指出,台湾出超减少,因为进口增加,又碰上原物料成本上扬,应该是短期现象。他表示,去年到现在台湾内需比较强劲,一些高科技厂商进口机器设备、物料建厂,又碰到油价高涨,自然顺差会减少,但长期而言,不会出现美国逆差的状况,毕竟台湾的储蓄率仍大于消费和投资。

  贸易出超减少也提醒今年经济成长减缓,郑贞茂表示,虽然过去央行透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景气,但在物价上扬压力下,央行还是会以物价为优先,毕竟规划经济成长的责任不是央行的主要任务。

  面临经济成长减缓,以及物价上扬必须升息抑制的两难,金融界预期央行还是会维持三月底升息半码的步调,缓步调升利率,不至于过度打压景气发展。

  央行三月二十四日举行理监事会议,总裁彭淮南即明白表示,由于国际景气减缓,外需可能减弱,央行只能微幅调整利率。

  一位财经官员指出,有些国家的央行控制物价还要配合经济政策甚至协助经济成长,对台湾央行而言,过去几年经济成长不佳,央行降息刺激景气,但面临物价不断上扬的压力,控制物价还是央行货币政策首要任务。

  这位官员表示,1月、3月台湾贸易呈入超,第一季顺差也比过去减少,但这几个月有季节性因素影响,油价上扬也是干扰因素之一,因此台湾经济成长对货币政策执行的考量,央行还要多观察几个月。

  财经官员表示,从三月底央行理监事会议声可以明显看出将缓步升息的端倪,央行要防范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也要摆脱负实质利率,预计六月底央行还会再升息,幅度大约是半码。

  郑贞茂也指出,虽然油价上涨压力大,但目前物价还在一定水准,台湾还没有通货膨胀的疑虑,不过随美国五月可能升息一码,花旗对央行六月底升息半码的预期尚未改变。

  中央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吴中书也表示,应以平常心看待进出口呈入超的情况,进口适度畅旺,显示投资财、原料进口十分稳健,内需投资没有衰退,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更为重要。

  虽然台湾还未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但物价持续上扬却是不争的事实,吴中书指出,预期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今年仍会调高利率到 3%-4.5%的中性利率水准,台湾央行为控制物价,且不要让台湾和美国利差过大,预期央行今年还是会微幅跟进美国升息,让货币政策回到中性水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