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蚊蟲襲擾 善用噴霧殺蟲劑省錢又有效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日電)氣候回暖,居家蚊蟲、蟑螂、螞蟻襲擾情形也漸嚴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提醒民眾,使用噴霧殺蟲劑時,勿隨喜好任意噴灑,應牢記「適時、適地、適量」使用原則,才能省錢又有效。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表示,目前居家較常見的環境用噴霧殺蟲劑有兩類,一類是空間噴霧劑,主要防治對象為蚊子、蒼蠅等飛行昆蟲,藉氣體狀藥劑在空氣中與害蟲接觸,並經由昆蟲呼吸氣孔進入蟲體,而達到殺蟲效果。

另一類是殘效噴霧劑,主要防治爬行昆蟲,如蟑螂、螞蟻、跳蚤等,舉例來說,民眾若在蟑螂出沒處噴灑殘效藥劑,便會形成一藥劑薄膜,等蟑螂活動接觸後,殺蟲劑便會由蟑螂的足端、腹部各節的節間膜滲透、侵入蟲體而殺死蟑螂。

毒管處解釋,所謂「適時」,指的是要配合居家害蟲的活動習性,如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喜在白天活動,因此白天或黃昏噴灑最有效,而蟑螂則喜在晚上活動,所以晚間睡覺前噴灑藥劑,最能達到晚上噴殺蟲劑、早上掃蟑螂的效果。

「適地」則是指於害蟲常出沒的地方噴灑,所以可針對樓梯間、浴廁內、櫥櫃內、桌腳下,或牆壁、抽屜的隙裂縫,作重點式噴灑,而非隨興地胡亂噴灑。

「適量」的噴灑則可避免浪費並維護個人健康,正確的使用方法,包括使用空間噴霧劑前,應先關閉門窗,由內至外向空中噴灑、直至退出室外,三十到六十分鐘後再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並可採四十五度向上空間噴灑、每立方公尺噴灑二至四秒的原則,使殺蟲劑顆粒能懸浮在空中,增加蚊蟲的撞擊機會。

毒管處強調,只要民眾記得上述的使用原則,便可達到用藥少、省錢、有效又環保的防治效果;使用完的噴霧罐要回收前,也要記得再「搖一搖」、「壓一壓噴嘴」,直到無任何藥劑或空氣噴出為止,並切記不要進行敲擊、壓扁、打洞或燒烤等行為,才能確保安全。

相關新聞
蕭薔大陸開唱价高乏人問 記者問及立刻變臉
美前總統克林頓第二次手術後首次露面
墾丁春吶 11人搖過頭
乳房自檢五部曲 預防乳癌輕鬆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