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艾倫: 反分裂法使發動戰爭有了託辭

標籤:

【大紀元4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五日專電)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喬治.艾倫(Sen. George Allen, R-Va.)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黨政府上個月通過「反分裂法」,是針對台灣人民的蓄意挑釁。不論這些挑釁做法的意圖為何,北京都應及時收手。

聯邦參議員艾倫發表在「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上的專文,批評這項由形同橡皮圖章的中共人大以兩千八百九十六票通過的新法。他指出,「反分裂法」嚴重打擊自從「台灣關係法」實施二十幾年來維繫和平及繁榮安定的平衡。如果「台灣關係法」承諾維持有助益性的模糊是維繫台海地區和平僵局的關鍵,北京通過的新法正是相反的效用。

他表示,在台灣海峽,世界需要維護和平及相互尊重的局面。但是,北京卻促成通過一項內容是直到通過才揭曉的法律。這項法律定義並禁止「分裂主義」的作為,並針對那些敢於自由表達這樣想法的人施予嚴厲的懲罰。

艾倫指出,在台灣人民的眼中,這項法律是一大威脅,猶如中國伸出手跨海禁止中國不接受的意見,北京可任意施以威嚇。對於言論自由受到尊重的台灣的民主而言,這會有什麼前景可言?這項法律的範圍讓人了解到:它不只使有關台灣前途的討論成為非法,甚至讓發動戰爭有了託辭。

他表示,全世界都會發現這項由一個只是口頭上談民主的極權政府公告的反分裂法令的反諷。

北京聲稱反分裂法是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國的法治。事實上,北京對於法治的熱中應展現在人權及智慧財產權方面。這些方面卻顯得空洞。中國的統治者並不相信法治。在中國,法律是權力的從屬,統治者用法律來達到政治目的,並不考慮人民的意願。現在他們竟然談到「法治」,好像援用這個原則就等於是尊重法治。其實正好相反,北京自以為是的呼籲「法治」,更損害到它聲稱反分裂法的合理性及明智性。

艾倫指出,我們可以說,「中國並沒有控制台灣–台海兩岸在過去半個世紀一直在政治上分治」,但目前中國沒有人可以合法地如此表達。北京所定義的「分裂」,只有在理論上會發生,就是台灣有人表達如今被視為非法的想法時。反分裂法並不實際,若非因它容許北京以實際戰爭來對付分離的想法,關係是如此重大,有可能被置之不理。

他認為,台灣似乎認知到目前並不適於破壞維繫和平僵局的平衡;反分裂法的建議顯示出中國的統治者卻沒有認知到這一點,而他們的做法是不合時宜的。台海兩岸都在成長及繁榮,目前都處於和平的兩岸有更多建設性的要務。中國和台灣都對東南亞海嘯的災民施以援手,兩岸都面對禽流感的威脅及伴隨經濟成長的挑戰。兩岸間曾有合作–例如最近的包機直航。

艾倫強調,如果中國的統治者缺乏認知的智慧,不能把反分裂法束之高閣,實在是個悲劇。現在他們已經破壞了自陳的維護穩定的目標。為了彌補這個問題,他們必須採取明確的步驟來修改這項新法,或是尋求不會威脅到任何人、不會禁止言論自由、不會讓法治成為笑話的替代方案。

至於台灣方面,艾倫建議,台灣應該明智地回應這項反分裂法。美國則必須繼續讓北京和全世界了解:反分裂法對於台海兩岸的人民毫無助益。五十年來,台海兩岸都很明智地維持和平的僵局,將兩岸的前途交由可以透過和平抉擇以掌握自己命運的人民決定。回應北京的挑釁,其中包括以七百多枚飛彈對準台灣,並不明智。不論北京這些挑釁做法的意圖為何,它都應該及時收手。北京應有這樣的智慧。

中國正建立更強大的軍備,包括在二零一零年以前將有一百五十艘船艦及六十二艘潛艇的海軍,而美國屆時將擁有兩百三十艘船艦及三十艘潛艇。事實上,中國在展示其軍力。中國的統治者想試探看能伸展到什麼地步。雖然歐盟最近表示會延緩有關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最後決定,任何解除禁運的建議都會給中國錯誤的信息。基於最基本的人權及維護和平的努力,不論是在當下還是未來,好戰的行動都應該被嚴密地觀察、譴責及處理。

相關新聞
國民黨率團訪中  民進黨:搶頭香心態
謝揆:中共要台商附和反分裂法  只會引反感
江訪中 國際負面效應擴大
蘇貞昌︰競相訪中 小心中國統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