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兒時 】牛鬥

吳樹枝

標籤: ,

【大紀元5月2日訊】『放牛吃草』這四個字,對大多數現代文明人來講,似乎有點搖不可及的夢。若要看到兩隻牛哥正打架,更是一生中的神話。

孩提時代,農業社會的家庭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飼養著『牛隻』耕地。那時牛兒可是很值錢的唷!當時所有的耕作全靠著牛哥兒們,協助耕田翻土。若沒有牛,則所有田裡事,有如現在電腦、網路當機,一切工作全都停擺。所以呀!牛仔在農業社會其份量之重,不言可喻。

牛兒有時很溫順,偶而也有脾氣要發,他使著牛性硬要跟著作對,不聽使喚,大概牛脾氣的名詞就這樣來的吧!

牛哥有一點與人類很相似的,那就是看到異性時蠢蠢欲動,哈的口水直流。若他硬要與異性來春時,你拉都拉不動,沒法管,只好任由牛兒去享樂啦!直到性福完畢才肯罷休。

牛兒也會為異性爭風吃醋,打起架來,或者看不順眼打鬥著。筆著小時候在鄉下養了5頭牛,其中兩頭是公的。每次把牛兒牽到蘭陽溪畔,那廣大的草坪上像遊牧民族般的吃草時,難免會碰到其他壯碩的公牛。乂呀!兩隻遠遠一看到就『蝿嵦』叫了幾下,大有較勁意味。

在遠遠較量時,各牛兒主人若不適時的制止。兩頭讓他靠近要打架時,已經來不及了,任憑你如何拉都不管用。這時的牛哥兒們使勁的全力衝刺,四個角兩個頭,很大且清脆的噹一聲撞在一起。據說,只有用鞭炮聲,才可能讓牛仔從纏鬥中各自分開。

牛仔們使出全身奶力,犨犨【ㄔㄡ】匐匐滾的氣喘著噜過來!噜過去的,誰的力量大誰就讓對方後退。嘿!在這兒!就可以親眼目睹什麼叫『氣喘如牛』。筆者現在也才會意過來為什麼叫『氣喘如牛』呀!牛兒會用頭頂的兩隻角鉤打對方,就如同打BOXING拳擊般,康!康!的鉤來!鉤去。

當然啦!打架難免會受傷,鉤的頭破血流,看來既殘忍又可憐。兩頭咻咻滾的纏鬥著,但在最後誰的勁道力不從心時,誰就自認輸了,這時拔腿就跑。贏者於後緊追不捨,幾十公尺後,便犨犨氣喘著,也名符其實『氣喘如牛』的站在那兒!脖頸頭往天頂『蝿嵦-ㄞ歪』叫了幾下,表示勝利者的驕傲,我贏了,誰敢與我爭鋒。

牛兒很是聰慧,記憶力超強。當下一次碰到曾經打敗他的那隻牛時,會很識相的自動迴避,可免得再一頓挨揍,討皮痛。當然啦!那贏的公牛可是妻妾任由喜歡的選唷!這也符合古言:『成王敗寇』的哲理唷!

朋友們這是牛-打架真實錄影帶,用的是最傳統的牛角,他們也有著傳統的文化及語言,記性也不錯。牛仔滿通人性的,知道人兒想什麼?雖然有時會耍性格,卻很可愛。他需求簡單,不貪、不挑食,全都草食,只要能吃飽即可,還會幫主人耕地工作。你對他好,他會溫柔以待,絕不打折。

盡管時代一直往前推,牛兒依然是牛,打架依舊傳統,不會改用槍械。只是時代進步中,牛的數量變少,草食面積縮小了。漸漸的被人們遺忘著,慢慢的將不複存在,直到全數消失。但還好筆者曾經有個這樣的童年可以回味過來,借此文讓都市人或沒有機緣者也能體會牛的肢體語言及他的林林總總,希望你們會喜歡,掰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憶兒時 】斗笠
【憶兒時】古代雨衣----鬃鬚
【憶兒時】花生與花生糖
【憶兒時】失落的文化習俗-----乞墓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