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台灣IC製造產值2006年明顯成長

標籤:

【大紀元5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五日電)200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趨緩,亞洲仍是全球半導體成長最快區域,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IEK產業分析師彭國柱預估,台灣IC 製造業產值2006年之後才會有較明顯的成長。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IEK)今天舉辦「台灣IC產業新契機與潛力IC產品領航」研討會,針對台灣IC產業未來走向,邀請工研院IEK專案經理簡志勝、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彭國柱等提出對IC產業分析。

對台灣IC製造業來說,2004年台灣IC製造業表現良好,下半年雖受記憶體價格滑落與客戶調整庫存影響,IC製造業成長逐季滑落,不過全年依舊有30%以上成長。200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趨緩,但亞洲仍為全球半導體成長最快區域。

面對IC製造產業成長趨緩現象,彭國柱表示,台灣DRAM 公司應利用12吋晶圓廠優勢,提升市場佔有率。此外,中國大陸已確定取代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二的晶圓代工產業,台灣廠商投資佈局應考量三地整體競爭優勢的演變,善用台商在中國建立的半導體產業群落與人脈,尋找互補及整合資源契機。

針對台灣IC設計產業發展,2005年景氣不如想像中悲觀,IC設計產業在全球市場中角色日趨重要。簡志勝預估,到2008年Fabless產值佔全球IC比重將由2004年的15.5%,成長到2008年的22%。

他認為,現階段而言,全球前30大IC設計公司中,以從事通訊產品業者居多;台灣IC設計產業則成功立足消費性領域,通訊與新興數位消費性產品是未來成長動力。

在中國大陸積極發展下,兩岸IC設計產業規模差距將逐年縮小,而面對崛起中的中國IC產業,台灣IC產業如何掌握先機,維持規模差距?簡志勝表示,可透過潛力產品提升台灣IC設計業附加價值,及有效的資本運用策略,將有助於提高營收與降低成本;另外,藉由專利分析歸納出台灣研發能量所在,採取質量並進的策略,創造最佳化的經濟附加價值。

相關新聞
美航與美西合併 將成美第六大航空公司
布蘭妮真人秀記錄片首播 大曝隱私
美專家:中國加速軍隊現代化  美嚴重憂慮
衛生外交尖兵 侯勝茂越挫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