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徐崢「最後一個情聖」 挑戰喜劇前輩陳佩斯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洪祥薇綜合報導)由陶虹徐崢主演的《最後一個情聖》是中國大陸首次演出美國百老匯戲劇大師尼爾-賽門的作品,尼爾-賽門是當代美國紐約百老匯最負盛名和最受尊重的一位大師。由於近年來舞台喜劇成為大陸戲劇流行要素,陳佩斯主演的話劇喜劇三部曲《托兒》、《親戚朋友好算賬》、《陽台》,演出火爆。徐崢、陶虹夫婦也順勢將於7月12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推出話劇《最後一個情聖》。徐崢、陶虹昨日(5月30日)透露,他們夫妻將把一種有別於陳氏喜劇的新鮮刺激的喜劇風格帶進大陸舞台。

據重慶晨報報導,尼爾-賽門是當代美國紐約百老匯最負盛名和最受尊重的一位大師,大陸觀眾透過《陽光少年》、《加州套房》、《抱得美人歸》等影片才能略略感受他的超人才華。徐崢表示,對陳佩斯等喜劇前輩,特別是他們對舞台劇的貢獻,他表示深深的敬意。但是,他希望《最後一個情聖》的出現能夠使舞台樣式更加豐富多彩,能夠多一個「徐氏風格」。

在《最後一個情聖》中,徐崢和陶虹還推出了「演員劇場」的創作概念。戲劇的起源最先是以演員為主,演員是戲劇的核心。後來,演員進入劇場後,加入了一些非戲劇性元素,如燈光、道具等,這些外在因素讓觀眾忽略了舞台上最重要的點———演員。徐崢認為「兩個人一台大戲」的《最》劇將令人耳目一新、歎為觀止。

徐崢介紹:「演員劇場就是以演員創造為主力,為演員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更主要的,是以演員的表演藝術居於中心、主導的地位,他是戲劇藝術的主體。」

大陸版的《最後一個情聖》,是徐崢、陶虹在結合英文原著和多種譯本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徐崢說:「我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受到各國文化和傳統戲劇的影響,吸取了很多養料,所以我的表演更適合七八十年代人。《情聖》的原著背景雖然發生在美國紐約,但劇中關於當代愛情觀和婚姻觀的探討以及對於一夜情及婚外戀等社會敏感話題的剖析,用喜劇的手法呈現其中的難題以及這些難題所延伸出來對人生的探討,應該非常接近大陸當代白領的口味。」

陶虹則透露:「我更擔心徐崢,他在台上要一直演出兩個小時,一個大段接一個大段的台詞,加上豐富的形體表演,對他的精神和體力要求都很高。」她特意為徐崢研製了體能訓練計劃:跑步、爬樓甚至練瑜伽,同時也拿起菜譜和炒勺,力求烹調營養可口。 

《最後一個情聖》1969年在尤金-奧尼爾劇院首演後,反響極大,此後,不斷地被搬演於紐約百老匯、美國各州著名劇院以及譯成多種文字流傳至世界各國。《最後一個情聖》曾於1996年3月26日被賴聲川領銜的台灣表演工作坊,用《情聖正傳》的劇名搬上舞台,隨之在台灣引起了一陣《情聖》熱潮,先後演出21場,觀眾超過三萬人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那英跑調」登熱搜榜第一 《歌手5》大洗牌
范冰冰晒半山豪宅 櫃中飲品顯示她已移居香港
演員杜旭東被爆為電詐拍廣告 涉案金額上億元
《慶餘年2》爆紅 張若昀唐藝昕愛情秘辛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