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城隍廟及廟口小吃

陳逸 撰文、攝影

人氣 513
標籤:

位於新竹的城隍廟於1748年完成,一直都香火鼎盛,故有人稱「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1891年清光緒帝時,因星象卦算推測出將發生大災難,後經推舉決定以新竹城隍廟為消災法會舉行地點。光緒皇帝同時為本地城隍加封一級成為「都城隍」,頓時,台澎金馬所有城隍成為新竹城隍的下屬,而新竹這個城隍就成為本省層級最高的城隍廟,而光緒皇帝頒賜的「金門保障」匾額則是廟內重要的文物。

新竹城隍廟本體建築採用三殿式,雕樑畫棟,層層藻井,整個廟體由福州運來的石材建成,並由福州延請雕工精雕簷柱石獅神像等,後殿則設夫人,大、二少爺及註生娘娘神座和彌勒佛殿。城隍是司法神,所以有部下也有六個執行官,文官、武判、牛頭、馬面、枷神、鎖神、七爺、八爺﹙也就是范、謝兩位將軍﹚,都可以在廟內看到其雕像的威武氣勢。

看到這些雕像讓我想起小時候,父母帶我到彰化大佛附近的一個模擬地獄的電動人物景象展場,看到那些在世間行惡的人,死後都依其所犯的罪入不同地獄去遭受更嚴酷的處罰,這些人痛苦不堪,著實讓我乖了好一陣子,哈!同樣的,當人之大限一到,城隍爺之六將捕快即出動拘捕。先交文武判官初審,然後交由陰陽司公判決,此神善惡分明,絕無通融。善者上天庭受封,惡者入地獄受罰,毫無僥倖。所以人要心存善念,不要害人損德,記得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吧,地方上建城隍廟,其實都有教化人心向善之意。



新竹城隍廟口的小吃非常有名,小時候每一年的全家旅遊,我們都要到北港朝天宮去拜拜,那時高速公路還沒蓋好,我們走的是省道,經過新竹則不一定會來到這個廟口大打牙祭。目前這些小吃攤位都是至少第二、三代接手經營,以前夏天熱死了,加上各小吃攤的煮食熱氣更讓人吃的汗流浹背,現在則都標榜有冷氣,店家們因為競爭,大都會站出店門熱情招呼客人入內消費。

小吃類包含新竹特產炒米粉、貢丸湯、肉圓都是標榜手工特製的上上選,風味絕佳。另外著名的「柳家滷肉飯」風味獨特、客家湯圓更是Q 勁味醇、四神湯、綜合魷魚羹等,吃完一圈肚子脹呼呼的。我呢偏好新竹肉圓,這兒肉圓的特色是用紅糟醃製瘦肉一天至半天做內餡,外皮用地瓜粉與米漿,蒸熟後的成品再油炸,吃起來香Q有勁,配上甜辣的醬汁更是令人吃到碗底朝天!著名的「林家肉圓」有時生意好到一天可以賣到兩、三千個呢。



走出廟口小吃攤群,靠馬路邊也有不錯的小吃店,我特別喜歡「郭潤餅店」的潤餅,每次都大排長龍,一個35元台幣,餡料扎實,甜脆內裡,潤餅裡還帶點湯頭,增加了潤喉的效果。特別是老闆在收錢的時候,將手上包潤餅的套袋換成另一個套袋去拿錢和找錢,以免污染了食材,這證明他非常的細心而且重視顧客的消費品質,令人讚賞支持。

廟口和小吃的結合是台灣各地夜市等小吃聚集的重要組合,起因於以前人信仰的中心和聚集場所都以廟為主,形成人潮就有小吃等生意人因商機而漸漸聚集成型,形成台灣這樣的特有多樣小吃文化,我想信仰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對於現代人仍然是很必需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陰陽不是迷信
故事點播﹕ 城隍神
文化旅遊:鄭州城隍廟
城隍廟的金算盤  盤算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