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俄中印三角新關係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俄羅斯、中國、印度三國外交部長六月二日在俄羅斯的遠東海濱城市海參崴舉行非正式會議。

  這是三國外長歷史上第一次單獨舉行會晤,各方媒體都報導它顯示醞釀多年的俄中印三角關係正式得到確立,也意味著俄中印正式啟動三邊框架下的全方位合作機制。但是事實上這方案與國際現實情況有極大落差。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會議前夕,在莫斯科剛與喬治亞外長達成2008年俄羅斯自喬治亞撤軍方案。風塵僕僕的轉往日本東京與日本外相談判希望俄日兩國能就北方四島領土問題達成協議,由於中國副總理吳儀事件日中關係緊張、日本積極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高度期待這次日本在領土談判上能有較大彈性,但是俄羅斯得到結果與理想有差距。

據此間親官方觀察家表示,曾經擔任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多年的拉夫羅夫,非常瞭解從謝瓦納茲時代一直無法解決的俄羅斯自喬治亞撤軍問題這次能順利解決,主要原因是美國態度改變。而俄日兩國之間互動,已經非單純雙方領土問題,而是牽涉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俄羅斯東方政策的較勁。

儘管最近幾年俄中印三國外長曾經利用參加聯合國大會和其他國際會議的機會舉行過三邊會晤,為什麼這次俄羅斯會主動倡議舉行這項非正式會談,這與俄羅斯力量去年底在烏克蘭總統選舉的挫敗有極大關係。

在歐洲和以美國、北約為主的西方國家關係出現緊張,俄羅斯必須在東方另外尋求支持盟友。原本是俄羅斯備用的俄中印戰略策略就在這時候被推出檯面。事實上從國際關係史來看,最早倡議建立俄中印三角關係的是列寧,他當時是基於世界革命的角度提出這個建議的,列寧還把這一思想寫到了自己的著作中。

  據俄羅斯東方智庫遠東研究所檔案資料中,當時到中國廣州擔任孫逸仙博士政治顧問的鮑羅廷就是此一政策的執行者,當時結合中國與印度目的也是開闢亞洲戰場與西方列強對抗。

  到俄羅斯時代,本身是東方問題專家的前外交部長普里馬科夫則是俄中印三角關係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普里馬科夫否定了前任外交部長謝瓦納茲所奉行的親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方向,而且明確提出建立俄中印三角關係。

  一位在莫斯科工作的西方媒體人士透露,這次會議地點中國名字是海參崴,而俄語稱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是[控制東方]的意思。在該城市近百年的歷史記載俄國與美國相互關係是相互幫忙的,而俄國與中國關係是侵占與血腥。他相信情況會隨著形式變化有所改變,但是問題本質要改變卻不是那麼容易。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是俄國著名美國通,他將這次會議安排在海參崴舉行絕非偶然。

相關新聞
俄羅斯遠東地區供水出現嚴重問題
俄羅斯遠東地區三頭瀕絕種東北虎遭盜獵殺害
俄總統普京主持世界最長公路動工儀式
俄羅斯遠東地區疑有鳥類因禽流感而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