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雨後海灘菌量高 少去為妙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大雨過後,少去海水浴場游泳,因水中暴增的細菌量,可能讓人生病!台灣行政院環保署所做調查顯示,雨水會將陸地污染物沖刷入海,建議大雨過後三到七天內,儘量避免下海游泳,抵抗力較差的老人、小孩更不宜。

根據台灣環保署在7月3日、4日所做的各地休憩海域水質調查發現,南部墾丁跳石休憩海域的大腸桿菌菌落數,從平常的十單位以下躍升至九千六百單位,超出甲類海域水質標準甚多,但在去年夏季九次監測中,該海域均為優或良等級。

環保署研判這次水質惡化,與之前連續降雨一週,將陸地上污染物大量帶入海中有關,約幾天內就能恢復。

近岸休憩海域應符合適合游泳的甲類海域水質標準,也就是以大腸桿菌群菌落數一千單位以下為標準,區分為「優、良、普通、尚可」四等級,若高於一千單位便不符標準,大腸桿菌是水中細菌數指標,一旦數量增加,代表各種細菌也可能變多,提高致病風險。

根據該項休憩海域水質監測結果,除墾丁跳石休憩海域外,其他地區均為合格,屬於優級的有新金山、西子灣、旗津、杉原等四處海水浴場,良級的有福隆、崎頂、通霄、大安、馬沙溝等五處海水浴場。

環保署表示,除了海灘下雨後不宜下水外,有時即使沒下雨,若海水突然有混濁跡象也不宜下水,特別是附近有河川時,很有可能是上游山區正在下雨,污染物被雨沖入海中。

一般來說,這對水質影響會比海邊直接下雨更久,至於影響大小,則視降雨時間長短而定,一般來說對水質的影響大約持續一週左右。

每年夏季,環保署會每兩週監測一次休憩海域水質,將持續監測至9月底,建議民眾前往海水浴場戲水時,多留意水質狀況,休憩海域水質監測資訊可上環保署網站查詢,網址為http://wq.epa.gov.tw/WQ/Public2/ImageBeach.asp。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