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欣賞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上集)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訊】

連接收聽

(希望之聲記者徐蘭播報)< 梁山伯与祝英台>創作于1959年,樂曲內容取材于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在浙江上虞縣祝家庄,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見女儿求學心切,不忍使其失望,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赴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二人來到万松書院,拜師入學,同窗共讀,形影不离,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

梁祝分手時,依依不舍。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一年后,山伯得知真情,即上門求婚,豈知祝員外已將英台許配豪門之子馬文才。向往的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訴不盡的哀婉,凄然而別。

此后山伯懮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聞噩耗,出嫁時繞道山伯墓前祭奠,哀慟万分,感天動地,界時風雨雷電大作,梁墓砰然裂開,英台見狀翩然躍入墳中,墓隨即复合,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一對彩蝶,蹁躚飛舞,形影不离。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越劇唱腔為素材,按照劇情构思布局,綜合采用交響樂与中國民間戲曲音樂的表現手法,以奏鳴曲式寫成。樂曲共分三部: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

第一部呈示部
在輕柔的弦樂顫音背景上,長笛奏出了优美動人的鳥鳴般的華彩樂段,接著,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草橋畔桃紅柳綠、百花盛開的畫面。

第一部的主部,獨奏小提琴從柔和朴素的A弦開始,在明朗的高音區富于韻味地奏出了詩意的愛情主題。 在音色渾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大提琴以瀟洒的音調与獨奏小提琴形成對答(中段)。后樂隊齊奏愛情主題,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摯、純洁的友誼及相互愛慕之情。

在獨奏小提琴的自由華彩的連接樂段后,樂曲進入副部。這個由越劇過門變化來的主題,由獨奏小提琴奏出,与愛情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一插部為副部主題動机的變化發展,由木管与与獨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輕松活潑,獨奏小提琴模仿古箏、豎琴与弦樂模仿琵琶的演奏,作曲家巧妙地吸取了中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技巧來丰富交響樂的表現力。這段音樂以輕松的節奏、跳動的旋律、活潑的情緒生動地描繪了梁祝三載同窗。共讀共樂、追逐嬉戲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愛情主題一起從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學習生活的兩個側面。

結束部,由愛情主題發展而來,抒情而徐緩,但已經是斷斷續續的音調,表現了祝英台有口難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樂顫音背景上出現的梁、祝對答,清淡的和聲与配器,出色地描寫了十八相送、長亭惜別、戀戀不舍的畫面。真是“三載同窗情似海,山伯難舍祝英台”。

好,下面讓我們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前半部份,呈示部,草橋相會和同窗共讀。

听眾朋友們,下次節目,將向您介紹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后半部份:樓台相會,哭墳和化蝶。歡迎大家到時繼續收听,今天的節目就播送到這里,我是徐蘭,謝謝您的收听,下次節目再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記錄時代」 大陸影片入圍倫敦東亞電影節
與英國電影擦出火花 2018大馬國際電影節開跑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11月2、4日美西音樂會 讓世界聽見臺北的聲音
姜棟元新片中搞笑亂舞 連朴寶劍也跟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