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組織呼籲港府立法幫助難民

標籤:

【大紀元7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倫‧拉爾森/ 香港報導)一個人權組織呼籲香港政府設立一個法律構架,處理難民申請庇護的問題。一些受酷刑折磨並試圖在香港尋求庇護的人講述了他們在自己的祖國遭受的虐待,以及抵達香港之後所面臨的困苦。

*喀麥隆男子自述未得到任何幫助*

這個男子沒有透露自己的名字,但是他說,他是從喀麥隆逃出來到香港尋求庇護的。喀麥隆政府軍監禁他,毆打他,讓他喝自己的尿,只是因為他是反對黨成員。

他說,他先前以為他能在香港得到庇護。然而,香港政府對他不聞不問,他沒有得到香港政府的任何生活資助。他在香港過著流浪漢的生活,吃別人扔掉的爛水果,並時刻擔心被遣送回喀麥隆。

他說:「人們認為我應當在這裡自謀生路,沒有收容的地方,沒有吃的,沒有錢,沒有這些東西。我要在街上乞討。」

*香港未簽署難民公約*

總部設在香港的民間團體亞洲人權委員會說,這個問題是由香港缺乏有關的法律構架造成的。由於缺乏相關的法律構架,香港政府不能處理難民的身份問題,不能給他們提供援助。

中國已經簽署了1951年生效的聯合國難民公約。但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沒有簽署這一公約。因此,香港政府沒有法律義務去處理難民問題。香港政府依賴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來處理難民問題和為難民提供援助。

但是,香港簽署了反酷刑公約,公約規定不得把酷刑受害者遣送回他們自己的國家。而且,根據2002年的一項法庭裁決,香港建立了甄別程序,以判定哪個庇護申請人真的受到了酷刑虐待。但是,到目前為止,香港還沒有宣佈任何人是酷刑受害者或給予任何人以庇護。

*人權組織望港府幫助酷刑受害者*

民間團體亞洲人權委員會希望勸說香港政府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或至少通過立法為來到香港避難的難民和酷刑受害者提供生活援助。

馬克·戴利是香港的一位律師,他為庇護申請者免費提供法律咨詢。他說,現在是香港擔負起責任的時候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如果能夠跟世界上其他140多個簽署難民公約的國家和地區一樣,承認現實,在香港也落實難民公約,設立公平的法律,加入發達國家的行列,設立公平的難民身份審批程序,這對所有的人都好。」

*港府無簽署難民公約計劃*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表示,多年來一直要求香港政府簽署難民公約。但是,香港保安局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香港政府沒有這樣做的計劃。

這位香港政府保安局的官員只願意通過電子郵件回答記者的問題。他說,鑒於香港的經濟繁榮和寬鬆的簽證政策,假如人們可以隨便得到難民援助,香港就有可能受到詐騙者的利用。

他說,有些人可以得到准許在香港居留並獲得援助,但是,只是那些具有非常情況的人才能得到這樣的待遇。

從喀麥隆來的人跟許多其它庇護申請者一樣,是持有固定期限的旅遊者簽證來到香港的。在等待聯合國難民事務專員公署處理他的案件的時候,他必須躲避香港移民機關的追蹤。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說,香港現在大約有900名庇護申請者和難民等待重新安置。亞洲人權委員會說,其中有大約50人是酷刑受害者。

在1975年到2000年期間,香港被迫接待了20多萬越南非法移民。儘管聯合國難民事務專員公署許諾將報銷香港政府付出的費用,香港政府最後還是不得不支付大部分的賬單。亞洲人權委員會指出,這可能是香港政府現在不願意對難民敞開門戶的原因之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善意的人權
愛丁堡八國峰會示威騷亂升級
湄公河水利開發引發爭議
中國人權對美聯社失實報道的回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