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美國佈局圍堵中國

標籤: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 (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據英國「衛報(Guardian)」評論,外蒙古總統去年訪問華府時,布什總統頌揚是兩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的新紀元,但這並非布什總統對外蒙視為主要資源的石油和全國兩千萬頭羊群感到興趣,而是美國正在亞洲編織「戰略網絡」以圍堵中國,位居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外蒙古,就屬於這個網絡的一塊。

「衛報」助理總編輯蒂斯達爾(Simon Tisdall)在評論中引述紐約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的話說,美國感受到中國快速崛起以及中俄合作的威脅而苦思反制之道,採取若干圍堵之道,包括與中國南方的越南關係突然升溫,以及計畫和印度拓展「策略夥伴關係」。    

蒂斯達爾表示,中國藉經貿利益可能跟北韓、緬甸和柬埔寨關係良好,但美國擁有日本、澳洲、南韓、泰國和菲律賓等盟友,此外美國也透過中亞及高加索地區的前蘇聯衛星國持續牽制中國。蒂斯達爾說,儘管烏茲別克改投中俄懷抱,但美軍在吉爾吉斯、塔吉克和阿富汗的基地都得以保留。    

美國也向俄羅斯施壓,儘管俄羅斯總統浦亭警告外國非政府組織不要涉入這些衛星國的內政,但美國並沒有退讓的意思。蒂斯達爾指出,再往西看,傾向美國的盟友還包括波蘭、白俄羅斯、喬治亞和烏克蘭等國。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面臨長期挑戰,但蒂斯達爾在文章中引述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希爾(Fiona Hill)的話說,現階段中俄合作仍難與美國相抗衡,加上中國內部有太多問題,尤以能源問題為最,中國為持續經濟成長,必須維持主要出口市場暢通,特別是美國市場,因此就台灣問題與美國正面交鋒的可能性極低。

  蒂斯達爾又說,俄羅斯雖然對美國不滿,但同時一方面賣武器給中國,另一方面又擔心中國日後可能跟俄羅斯反目成仇。他引述英國國防學院報告說,中俄雙方無意成立正式的反美聯盟,而俄國擔心被邊緣化也是促使浦亭政府尋求與美國及歐盟成為戰略夥伴的原動力。

  蒂斯達爾結論指出,從這個角度來看,中俄合作顯現的是劣勢而非強勢,並且隨著美國編織戰略網絡的進度,「我們將看到更多的蒙古式羊群外交」。

相關新聞
防中蠢動駐日美軍盼前進下地島
不明油污 染黑蘭嶼
農地衝突擴大 佛山二千農民圍堵公安局
突圍 台開拓國際經貿空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