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两蒋移灵传变数 政治因素隐然若现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2日讯】(亚洲时报记者康若晔8月12日撰文)风波不断的两蒋移灵事宜再传变数。原本台湾执政党、国防部都已安排好订于九月份将两蒋灵柩移至五指山公墓安葬,但传出由于蒋家家属对移灵没有共识,两蒋移灵将再度后延,甚至不排除整个计划重新考量。蒋家对两蒋移灵事宜犹豫不决,其中政治因素考量可能是主因。

在台湾长大的五年级末段班和六年级生(指民国五十年末到六十九年,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出生者)小时候应该都有同样的经历:学校举办校外教学,老师们带着一大群学生浩浩荡荡坐着游览车到桃园大溪慈湖陵寝,向”老总统”鞠躬致敬。在车上老师就一再耳提面命,要大家进到园区务必保持安静。但是园区广大一路上又鸟语花香,湖中还有天鹅悠游飘荡,小朋友们忍不住兴奋总要交头接耳一番,却总是被老师”嘘”得闭上了嘴。进到停放灵柩之处,看到门口戴着闪亮头盔穿着笔挺制服面无表情的军人,和四处立着”肃静”的牌子,小朋友再也不敢玩笑,跟着老师安安静静对着棺廓鞠完三个躬。等出了园区到大溪街上吃到名闻遐迩的豆干,才又天真的相互打闹起来。

那是一个灌输爱国、尊崇领袖、写作文写到国父、蒋公前面都要空一格的父式领导年代。十多年后蒋经国总统逝世,当年小朋友多已长成青年或青少年,大概很多人至今都未曾去过距离慈湖不过两公里远的头寮谒灵。

两蒋身后暂厝大溪慈湖及头寮,在过去年代中有其独特的历史成因,希望有朝一日中华民国政府反攻大陆统一中国后,再将灵柩迁至大陆,因此一直没有按照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习俗,将两位蒋总统安葬。

当时做此决定的究竟是蒋家还是政府,如今难以考证,但随着蒋三代男丁几十年来凋零大半,两蒋入土为安的呼声也一直没有断过。其中在1996年间,蒋介石次子蒋纬国曾向国民党提议两蒋”奉安大陆”,据说还曾派高人去南京中山陵畔的紫霞湖,及浙江奉化实地勘查过,不过由于时值李登辉主政,担心两蒋移灵大陆将不利其大位正当性,及隔年蒋纬国因病去世,事情也就无疾而终。

两蒋尚未安葬与蒋家男丁凋零这两件事,始终有好事者并成在一块来看。蒋家男丁的辞世都很突然,蒋经国元配加非婚生共五个儿子,其中四个都在壮年病逝,只剩下蒋孝严一人。因此坊间风水之说就认为,先人无法入土为安,影响到子孙家运,尤其会伤及男丁。还有风水师绘声绘影的说,两蒋无法安葬,将祸延子孙一百二十年。

去年初,尚在人世的蒋经国遗孀蒋方良,及蒋纬国遗孀丘如雪共同具名致函国防部,提出希望两蒋能够移灵至五指山国军公墓,获得民进党政府及军方高度重视,陈水扁还表示要以国葬规模、且全国降半旗来替两蒋移灵。随后蒋家选好墓地,政府也拨出两千七百万新台币预算在五指山发包兴建两蒋墓园。位在台北县汐止市的两蒋墓园预定地占地两百五十坪呈扇形,外观主要由深灰色圆弧外墙构成,座西北朝东南,附近有北港山、大尖山环绕,据称是整个墓园风水最好的上上之选。

原本希望在今年三、四月间移灵的计划,由于墓园赶工不及,延到了九月份,但又在本月十日的协调会中,传出蒋家内部意见不一,移灵事宜筹备不及确定将再度延后。

台湾《联合报》引述一位未具名的蒋家家属谈话指出,蒋介石生前心愿是希望有天能够回大陆,即使五十年、一百年后都没关系。这位家属还直指,由于国民党对陈水扁的执政正当性还有所质疑,如果能等到国民党二00八年重新执政再移灵,对两蒋的历史定位应该更有意义。且国民党内多位大老都有相近的看法,几位家属也希望移灵的事能有转折。

事实上,蒋家当初同意移灵五指山公墓,可能是受到蒋宋美龄曾在蒋纬国提议”奉安大陆”时,提出”两阶段移灵”的影响;蒋宋美龄当时主张两蒋先在台湾举行国葬入土为安,等两岸统一后再奉安大陆。不过两岸关系的发展,及台湾政治情势的转变,在蒋方良去年初提出移灵五指山公墓后,都产生了极大变化。

去年三月,陈水扁在两颗子弹疑云下连任总统,让自信能夺回政权的国民党希望落空,仍旧由民进党政府主导移灵事宜。今年春天,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破冰之旅,和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建立了情谊,两岸两党间不再像过去一般老死不相往来,很多事情也就在一来一往当中有了过去不曾有过的空间。况且国民党刚选出新主席,民调满意度又居四党之首,二00八重新执政不再遥不可及。

两蒋移灵在此时传出变数,是很合情合理的。对蒋家来说,移灵这等大事由民进党政府主持总是不太放心,对国民党来说,平白丧失主导这个绝佳议题的权利也总有些不甘心。

经过三十年的”浮棺”岁月,两蒋终究要入土为安, 最后能不能在台湾落地生根虽然还是未知数,但台湾与两蒋的恩、怨、情、仇却肯定是史家难以一笔写就的历史篇章。或许可以套句老蒋总统的死对头毛泽东的诗送给蒋家,他当年坚决赴外地求学时,改写了一段日本学者西乡隆盛的诗送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