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饑荒 國際救援合作與爭議

標籤: ,

【大紀元8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維爾2005年8月13日阿比讓報導) 尼日爾幾個月前就有發生饑荒的跡象,但不論是尼日爾政府,還是國際社會,都沒有採取行動來避免這一災難。救援人員報怨說,只有在電視播出觸目驚心的畫面,顯示面目憔悴的兒童和飢餓致死的人的圖像後才開始救援行動。

在烈日照射下的阿比讓國際機場,有6、7個人正在往飛機機艙裡裝一袋袋的麵粉。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一直把科特迪瓦的商業首都當作一個基地,用飛機向處於饑荒中的尼日爾運送緊急救援糧食。這裡的行動看起來可以作為國際合作的楷模。

這架飛機的機組人員是俄羅斯人,他們的基地是在意大利。幾千袋的麵粉一共有46噸,糧食口袋上的字樣是“法國援助”,糧食的產地則來自南非德班。

在過去一個月裡,為解救尼日爾饑荒的國際援助不斷湧入尼日爾。僅僅世界糧食計劃署就會在本月底之前向180多萬尼日爾災民發放免費食物。

早知短缺卻不管?

但是人權活動人士穆斯塔法.卡迪卻很氣憤。他說,尼日爾政府明明知道蝗蟲成災,再加上雨季結束得過早會導致歉收,但是卻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捐贈國也沒有行動。

他說,尼日爾政府意識到糧食歉收大約220萬噸。但不幸的是,國際社會沒有做出反應,尼日爾政府也迴避這個問題。

去年11月份,尼日爾政府發出呼籲,希望得到緊急糧食救援。世界糧食計劃署12月份把尼日爾預計需要的糧食數量通知了由捐助國代表組成的執行董事會。

聯合國和尼日爾政府三月份要求得到大約7百萬美元,後來又追加到1千6百萬美元。當時尼日爾的局勢在迅速惡化,但是,斯蒂芬尼.薩瓦瑞奧德說,他們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回音。薩瓦瑞奧德是世界糧食計劃署尼亞美辦公室的成員。

她說:“到5月份我們才收到第一筆來自盧森堡的捐款,共32萬美元。缺少基金是個問題。”

媒體一報捐款來

當媒體在7月中開始注意尼日爾的災荒後,局面完全不同了。他們在僅僅一個多星期內就收到了原來要求的1千6百萬美元。不過金錢還不是唯一的障礙,分發救濟品也存在許多問題。

在醫生無國界組織設在馬拉迪的緊急救援中心裏,索雷在她媽媽的懷裡哭泣著。這個三歲女孩體重只有5.5公斤。

索雷的媽媽說,在他們村子裡甚麼吃的都沒有。她跟成千上萬附近鄉村的母親一樣,希望到馬拉迪來能找到食物。同一天,在城市的另一側,當數千名拖兒帶女的母親擁擠在一個救援機構外面,等待那裏發放免費食物時,一個孩子被人群踩死。

糧食雖多無錢買

可是在這個城市的主要市場上,幾十袋大米堆放在艾迪.卡羅阿的商店裡。這些屯積的糧食正是世界糧食計劃署還沒有認可尼日爾饑荒的原因之一。卡羅阿問:“甚麼饑荒?”他說,沒有錢買糧食的人就會挨餓。

可是,尼日爾農村沒有人有錢。一頭牛的價錢跌到僅僅幾個美元,而在卡羅阿的商店裡,25公斤一袋的大米要賣到相當於35美元的價格。

尼日爾政府說,他們正在補貼糧食市場以保持價格低廉。但是尼日爾有些地方的大米、小米和麵粉的價格漲了三分之一。一些公民團體的領導人為此批評政府做得不夠。

總統硬說沒饑荒

尼日爾總統馬馬杜.坦賈指責聯合國和獨立的援助機構為了獲得援助而誇大尼日爾局勢的嚴峻性。他承認尼日爾某些地方存在糧食短缺的現象,但他說,尼日爾人民吃得飽,沒有饑荒。

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尼日爾的使團說,他們沒有誇大糧食危機,他們是根據尼日爾政府自己的數字,也就是尼日爾有250萬人正面臨饑荒。

政府聯合國受指責

法國的醫生無國界組織在尼日爾的使團負責人賽肯斯說,尼日爾政府和聯合國援助系統過於擔心如何來維持長遠的發展戰略。雙方都應該受到指責,因為他們沒有做出更大的努力在幾個月前就阻止危機的發生。

她說:“局勢很清楚,對糧食危機做出很好的反應就是發放免費的食物。”

然而,本來準備作為緊急救援的糧食卻以補貼價格賣給尼日爾人民。

她說:“我認為這沒有道理。我們完全可以避免出現目前的局面。對一些人來說現在已經太晚了。”

本星期將在尼日爾饑荒最嚴重的地區開始免費發放糧食配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費良勇:脫離中共,回歸人性
聯合國:尼日最無助的饑荒難民瀕臨死亡邊緣
從“大躍進”到大饑荒  (一)
從“大躍進”到大饑荒  (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