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對人體危害大 環保署將禁止部分建材使用石綿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七日電)具耐高溫及隔熱等特性的石綿,一直是國內普遍使用的建築材料之一,但人體若長期吸入石綿,極可能導致癌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最近便決定,將禁止石綿用於製造石綿瓦、石綿水泥及纖維水泥板等產品;預計今年底公告實施。

根據環保署資料,石綿是一種矽酸鹽的化合物,由於具耐高溫、耐酸鹼、耐磨、抗拉力、抗腐蝕、絕熱和絕緣等特性,被廣泛使用於建材中,像常見的矽酸鈣板、珍珠岩板及石綿瓦等防火纖維水泥板,都可能含有石綿成分。

儘管早在一九八九年,環保署即將石綿公告為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並禁止使用於自來水管的製造上,但由於工業上的特殊需求,因此仍許可石綿可用於製造石綿瓦、板、管、水泥及煞車來令片。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第二科科長陳文德表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石綿列為第一類會造成人類致癌的物質,人體若長期吸入石綿,會造成肺部纖維化,並可能引起石綿沉著病、間皮瘤等惡性腫瘤,甚至進一步導致肺癌,因此目前國際間對石綿均開始採取較嚴格的列管措施。

他指出,配合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即將管制含石綿的「纖維水泥板」及「強化纖維水泥板」進口,環保署在今年八月八日召開的「毒性化學物質諮詢管理會議」中,也正式決議將禁止石綿用於石綿瓦、板、管、水泥及纖維水泥板的製造;但包括煞車來令片及其他防火、隔熱、保溫等較不易與人體接觸的建築材料則不受限制。

陳文德說,目前國內只有一家從纖維水泥板製造的業者,每年石綿用量僅約二百多噸,相較於一九七0、八0年代時動輒上萬噸的用量,已銳減許多,加上也有其他可供替代的技術及材料,因此預估對國內產業的衝擊不致太大。

環保署呼籲,為降低石綿可能對人體的危害,民眾在選擇裝潢建材時,最好也能避免使用含石綿的製品,並減少暴露在可能有石綿纖維的環境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