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心血管藥物支架貴但有效

人氣: 64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價格昂貴的心血管藥物塗層支架,因前總統李登輝率先使用後聲名大噪,也在台灣興起一股熱潮!

醫界臨床觀察發現,自從衛生署核准藥物支架一年多以來,需要裝設支架的病患當中,北部病患有七成選用藥物支架,南部也有三到四成。

研究也發現,裝設藥物支架後,血管發生再狹窄機率降低為傳統的三分之一,目前已經有取代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趨勢。

台灣介入性心臟醫學會秘書長吳炯仁,昨日發表首份本土藥物支架研究,蒐集三百六十例病患資料,比較「考迪斯瑟弗」與「塔克斯紫杉醇」兩種藥物塗層支架,結果發現兩者效果相當,比起傳統支架復發率都低了許多。

不過藥物支架價格昂貴,傳統支架只要三、四萬,但「塔克斯紫杉醇」要八到十萬,「考迪斯瑟弗」則是十二到十四萬,是許多民眾卻步的主因。

吳炯仁表示,糖尿病是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患因為體質因素,裝設傳統支架復發的機率特別高,藥物支架可以造福這類病患。

心導管手術併發症死亡率小於一%,但是急性心肌梗塞或高齡病患風險較高,也有刺破動脈血管或心臟的風險。

對此,亞東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邱冠明表示,目前各大醫院紛紛引進心血管電腦斷層,可快速確認血管暢通度,檢查一次約莫在二萬元上下。

裝支架經驗談

總統支架 救他一命

李大經

男╱四十三歲╱文字工作者

年輕力壯的李大經,今年4月中旬突然休克,送到醫院時被判定為DOA(到院前死亡 ),裝置了「總統支架」後,好不容易撿回一命,目前已恢復健康,快樂地重返工作崗位。

李大經說,在確認冠狀動脈阻塞前,約有一年多的時間,肋骨下緣近心窩處偶爾會出現悶痛,當時一直誤以為是胃痛,沒想到是心臟冠狀動脈已狹窄阻塞。因事前缺乏警覺,李大經險些猝死,還好發病時好友持續幫他做CPR,救護車也來得快,才逃過一劫。

「事關人命,裝支架,當然要裝最好的!」李大經的媽媽說,在大經接受支架置入術前,醫師曾經告訴他們,使用傳統支架者術後半年血管再發生狹窄的機會是二十%,而選擇藥物支架再狹窄的機會可降至五%左右。

大經說,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裝得起這種昂貴的支架,健保局應該對需要的病人給予健保給付或部分補助。(記者盛竹玲 )

為了保命不惜代價

何玉書

男╱四十七歲╱計程車司機

何玉書說,一個月前,他載著朋友上路,身體突覺不適,從前胸痛到後背,朋友看他情況不對,趕快送到醫院掛急診,經醫師診斷後,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三條主血管中,有兩條堵塞,其中一條堵塞相當嚴重,必須立即動手術。

何玉書表示,當時他在手術房內,醫師跟他太太解說要裝心臟支架,避免以後再阻塞,而支架又分為塗藥支架及沒有塗藥支架兩種,有塗藥的那種以後再阻塞的機率比較低,但比較貴,太太一聽有塗藥的比較好,李登輝總統也是用這種,即使比較貴,二話不說,就選擇採用塗藥的支架,前後共花了十三萬。

裝了塗藥支架後到今天已經滿一個月了,何玉書覺得裝完支架後,恢復的情況很不錯。

他認為,心肌梗塞一旦來得突然,若未及時就醫,很可能就此說拜拜,塗藥支架雖然比較貴,但以後再阻塞的機會比較小,為了生命,他寧願選貴但效果好的。(記者魏怡嘉 )

傳統支架效果也佳

譚芝壽

男╱八十二歲╱公職退休

高齡八十二歲的譚芝壽今年5月時,因心肌梗塞發作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植入一枚血管支架,目前恢復良好,得享含飴弄孫之樂。

譚老先生說,他有心臟病已經六年多,之前的醫師建議自費做心導管檢查,但考量費用與安全性改採服藥控制病情,也隨身攜帶急救用的硝化甘油含片。

三個月前,某天深夜突發心絞痛,當時簡直痛不欲生,趕緊送急診。經心臟科醫師會診並和子女們討論後,決定裝置血管支架,而這次手術費用獲健保全數給付。

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醫師將導管從譚老先生的鼠蹊部動脈直通心臟冠狀動脈,譚老先生說,當時人迷迷糊糊,隱約可從手術房的監視螢幕看到醫師幫他裝上支架的過程,接著住院不到一週就順利出院。

他表示,雖然裝置的不是最新型的塗藥支架,但手術後迄今心絞痛不曾發作,他認為,是否選用塗藥的血管支架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記者盛竹玲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