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心血管药物支架贵但有效

人气: 64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台北报导〕价格昂贵的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因前总统李登辉率先使用后声名大噪,也在台湾兴起一股热潮!

医界临床观察发现,自从卫生署核准药物支架一年多以来,需要装设支架的病患当中,北部病患有七成选用药物支架,南部也有三到四成。

研究也发现,装设药物支架后,血管发生再狭窄概率降低为传统的三分之一,目前已经有取代传统冠状动脉绕道手术的趋势。

台湾介入性心脏医学会秘书长吴炯仁,昨日发表首份本土药物支架研究,搜集三百六十例病患资料,比较“考迪斯瑟弗”与“塔克斯紫杉醇”两种药物涂层支架,结果发现两者效果相当,比起传统支架复发率都低了许多。

不过药物支架价格昂贵,传统支架只要三、四万,但“塔克斯紫杉醇”要八到十万,“考迪斯瑟弗”则是十二到十四万,是许多民众却步的主因。

吴炯仁表示,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患因为体质因素,装设传统支架复发的概率特别高,药物支架可以造福这类病患。

心导管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小于一%,但是急性心肌梗塞或高龄病患风险较高,也有刺破动脉血管或心脏的风险。

对此,亚东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邱冠明表示,目前各大医院纷纷引进心血管电脑断层,可快速确认血管畅通度,检查一次约莫在二万元上下。

装支架经验谈

总统支架 救他一命

李大经

男╱四十三岁╱文字工作者

年轻力壮的李大经,今年4月中旬突然休克,送到医院时被判定为DOA(到院前死亡 ),装置了“总统支架”后,好不容易捡回一命,目前已恢复健康,快乐地重返工作岗位。

李大经说,在确认冠状动脉阻塞前,约有一年多的时间,肋骨下缘近心窝处偶尔会出现闷痛,当时一直误以为是胃痛,没想到是心脏冠状动脉已狭窄阻塞。因事前缺乏警觉,李大经险些猝死,还好发病时好友持续帮他做CPR,救护车也来得快,才逃过一劫。

“事关人命,装支架,当然要装最好的!”李大经的妈妈说,在大经接受支架置入术前,医师曾经告诉他们,使用传统支架者术后半年血管再发生狭窄的机会是二十%,而选择药物支架再狭窄的机会可降至五%左右。

大经说,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装得起这种昂贵的支架,健保局应该对需要的病人给予健保给付或部分补助。(记者盛竹玲 )

为了保命不惜代价

何玉书

男╱四十七岁╱计程车司机

何玉书说,一个月前,他载着朋友上路,身体突觉不适,从前胸痛到后背,朋友看他情况不对,赶快送到医院挂急诊,经医师诊断后,确定是急性心肌梗塞,三条主血管中,有两条堵塞,其中一条堵塞相当严重,必须立即动手术。

何玉书表示,当时他在手术房内,医师跟他太太解说要装心脏支架,避免以后再阻塞,而支架又分为涂药支架及没有涂药支架两种,有涂药的那种以后再阻塞的概率比较低,但比较贵,太太一听有涂药的比较好,李登辉总统也是用这种,即使比较贵,二话不说,就选择采用涂药的支架,前后共花了十三万。

装了涂药支架后到今天已经满一个月了,何玉书觉得装完支架后,恢复的情况很不错。

他认为,心肌梗塞一旦来得突然,若未及时就医,很可能就此说拜拜,涂药支架虽然比较贵,但以后再阻塞的机会比较小,为了生命,他宁愿选贵但效果好的。(记者魏怡嘉 )

传统支架效果也佳

谭芝寿

男╱八十二岁╱公职退休

高龄八十二岁的谭芝寿今年5月时,因心肌梗塞发作紧急接受心导管手术,植入一枚血管支架,目前恢复良好,得享含饴弄孙之乐。

谭老先生说,他有心脏病已经六年多,之前的医师建议自费做心导管检查,但考量费用与安全性改采服药控制病情,也随身携带急救用的硝化甘油含片。

三个月前,某天深夜突发心绞痛,当时简直痛不欲生,赶紧送急诊。经心脏科医师会诊并和子女们讨论后,决定装置血管支架,而这次手术费用获健保全数给付。

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医师将导管从谭老先生的鼠蹊部动脉直通心脏冠状动脉,谭老先生说,当时人迷迷糊糊,隐约可从手术房的监视萤幕看到医师帮他装上支架的过程,接着住院不到一周就顺利出院。

他表示,虽然装置的不是最新型的涂药支架,但手术后迄今心绞痛不曾发作,他认为,是否选用涂药的血管支架应与医师充分讨论,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记者盛竹玲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