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漁商明復市 毒魚真相未明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特別會議,有漁業界代表批評事件中首當其衝的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不負責任,令市民對淡水魚的信心盡失。一些立法會議員指出,事件的真相尚未明朗。但一般預期,鮮魚批發業界經過一連3天休市後,將會如期在明日復市。

促港府助業界度過難關

在昨日立法會召開的特別會議,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以時間緊迫為由並無出席,會上有漁業團體代表批評,周一嶽過去多日一下子說淡水魚有事、一下子說淡水魚無事,其間完全沒有提供實質的證據支持,完全不負責任。又批評政府,至今無公佈檢驗淡水魚食用安全的標準,令業界無所適從,難以令市民恢復食魚信心。而且,他們在缺乏淡水魚供應下損失慘重,故要求政府設立免息貸款及發放特惠金,協助業界渡過難關。他們表示暫時無意採取激烈行動,期望內地輸港的淡水魚數量與市民的食魚信心可以同步增長,回復正常。

民主黨的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則指出,這次毒魚輸港事件的事實真相尚未明朗。他說:「現在局長和特首是不是把所有的真相講了出來了?是不是有些事情是他根本控制不了的?政府檢查出一些進口的魚有問題,到今天已經3天了,他都不能要國內講這些魚來自哪裏,會不會懲罰這些漁場,因為它說這些魚是不會有事的,這樣對業界公不公道呢?」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高慧君表明,雖然政府驗出部分進口淡水魚含有「孔雀石綠」,但今次事件與禽流感的情況不同,政府沒有禁止內地淡水魚入口,故不會向業界發放特惠金。她表示明白業界的憂慮,承諾會反映業界要求。

立法會方面會再安排會議,讓周一嶽再次出席,詳細講解政府如何善後。

另一方面,港九新界海外漁業批發商會決定如期明日復市,他們表示會將市民選擇放在首位,待市場回復運作後,才研究是否向政府追討賠償。

商會估計,在復市首日會有1萬1千公斤內地淡水魚來港,約佔平日供應量的兩成,相信新一批輸港淡水魚會具有檢疫證明。

有漁場未知已列註冊名單

漁商也表示歡迎政府首輪公佈的18個內地註冊漁場名單,但其中只有2、3個為本港批發商熟悉,由於有新的養殖場需要重建交易關係,希望幾日內可恢復淡水魚供應。

在港府公佈18個的內地註冊漁場後,其中一些漁場表示不清楚他們已被列入名單之中。珠海一個養殖場是首批指定供港淡水魚的漁場之一,但那裏的員工表示不知情,而且漁場現時的產量只夠內銷,根本不足以出口到香港,亦沒有任何門路可以做生意。另外在深圳,一共有8個養殖場被列入名單,在沙井一個養殖場的負責人表示,昨日仍沒有人通知他們已被列入名單,近期亦沒有政府部門抽驗過。這個養殖場原本有2百多畝大,6、7成魚會運到香港,但後來因為大陸政府收地,規模縮小,所以近兩年都沒有運魚到香港。

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梁永立昨日結束內地視察養漁場的行程時說,對供港淡水魚的品質有信心,港府最快在本周末派專家前往內地註冊漁場視察,確保達到安全標準;若發現有漁場不達標,可向內地提出刪除登記。

珠海市檢驗檢疫局局長陳博文表示,內地公佈首批供港淡水魚註冊養殖場名單後,會繼續加強抽驗出口的魚類。當局並有臨時措施,包括在運輸時貼上封條及派人跟車,確保運送過程中不受污染。而且會立法規管,一旦發現漁場違規,就要取消註冊資格。

另外,港府準備最快在年底就規管水產食物不可含有被禁及受管制物質,提出立法建議,包括實行入口證制度,指定上岸地點,建立追蹤回收系統以及上訴機制。在過渡期內,港府將會採取行政措施,將「孔雀石綠」列入受管制物質名冊,根據歐盟標準,每公斤食物不可含超過2微克「孔雀石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六公屋戶瞞報物業被定罪
港社福界調查:九成半社工認為政府修例不恰當
鄒家成涉未經授權轉寄投訴信 辯方質疑法例無禁止
林世雄稱有信心任內解決港網約車爭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