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手機代工廠持續整併 成長可期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台北二日電)–「台灣產品競爭力」專題報導之三 今年以來台灣手機製造業者整併的動作不斷,不論是退出市場或是收購新廠,均可嗅出手機市場因價格競爭激烈,往高階手機發展是台灣手機代工業者不得不走的路,台灣有便宜的設計及有效率的製造過程,目前台灣廠商代工手機全球市占率雖不到一成,但未來成長的空間很大。

根據資策會 (MIC)預測,今年台灣地區手機出貨量可望達到6828萬支,比去年增長30.6%,台灣手機製造商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市佔率將從2004年8.3%提升到10.9% 。2004年台灣手機製造商出貨量為5230萬支,2003年為4290萬支。

但是觀察過去五年來台灣手機代工 (ODM)在國際市場的市佔率成長幅度並不快,美林證券 (MerrillLynch)電子產業下游分析師曾省吾表示,台灣手機代工主要的客戶是諾基亞 (Nokia)及摩托羅拉 (Motorola),其他國際品牌手機廠對台灣代工業者釋單的態度,仍然保守。

台灣手機ODM業者跨入手機製造經驗較淺、研發團隊流動高,是導致市佔率成長率不高的主要因素,此外,其他二線國際手機廠阿爾卡特 (Alcatel)、松下(Panasonic)因虧損重新整合,導致釋單趨緩,使台灣業者爭取代工訂單的速度不如預期,但是依照亞洲市場崛起以及零組件廠商就近供應的優勢,台灣手機代工業者仍然大有可為。

華寶通訊是今年台灣手機出貨龍頭,上半年出貨量達到1500萬支,傲視其他競爭者,董事長陳瑞聰認看好代工市場,認為華寶明年出貨可望增加新的代工客戶,出貨再成長。但是華寶出貨機種畢竟是以中低價的摩托羅拉手機佔大多數,不利提升整體產品平均單價 (ASP),而鴻海轉投資富士康控股 (FIH)併購奇美通訊,間接拿到了奇美通訊的客戶摩托羅拉訂單,對華寶威脅不小。就像曾省吾說的,亞洲代工產業的故事就是這樣,眾多競爭對手在價格上廝殺,毛利率持續下滑,是所有手機代工業者共同面臨的挑戰。

為了維持毛利、降低人力及土地取得成本,也看好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台灣業者多前往中國設廠,手機零組件廠商也為就近供應,擴大中國廠生產線,像是在南京工業區的華寶及供應零組件的機殼商綠點就是一個例子。

但根據美林證券全球研究報告指出,去年手機市場銷售成長最快的地方不在中國,而是在印度及俄羅斯,中國市場需求成長降低,以及當地品牌手機、貼牌手機價格競爭與庫存問題,衝擊台灣業者,韓國品牌手機在全球市佔率急起直追,衝擊諾基亞及摩托羅拉,也讓台灣代工業者倍感壓力,韓國有自己的供應鍊,委外釋單的機率不大,華冠日前宣度退出貼業務業務,專心從事ODM製造,光寶更在今年上半年宣布退出手機製造。

中國市場充滿不確定,業者另一方面也朝高向毛利產品發展,以生產PDA、Smartphone、PDA Phone為主的股王宏達電,其傲人的獲利成績,與全球各市場無線通訊業者 (oprator)合作的方式,也是其他一般手機ODM業者積極想跨足的動力之一。

今年台灣手機代工業者的整併動作,可以看出業者希望擺脫低毛利、價格戰的陰霾,仁寶的行動通訊產品事業群(PMCC),併入集團手機公司華寶通訊,PMCC具有CDMA、3G、PDA等製造能力,有利華寶爭取高階手機ODM訂單,華宇集團也將旗下智慧型手機公司華永數位科技併入華冠通訊,為華冠增加高階及智慧手機設計能力。

3G手機及Smartphone市場需求漸漸提升,對台灣來說是個機會,但是代工業者在3G手機產品的研發上,普遍遭遇專利授權費用過高的問題,明機董事長李焜耀表示,專利權相當於手機產業的門票,掌握專利,才有機會跟國際大廠競爭。

台灣手機代工業在全球還無法位居重要地位,但是掌握亞洲市場需求成長較歐美市場強勁、效率製造優勢,加上研發技術及創新設計,經過今年的整併及洗牌後,台灣手機產業的成長動力增強,更有利於爭取國際大廠釋單,提升全球市佔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