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點 】馬英九連結李登輝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訊】目前台北政壇最為廣泛流傳與談論的秘密,就是剛當選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正嘗試著想要與前總統李登輝連結,尤其在推出所謂的「連結台灣」論調之後,泛綠陣營冷嘲熱諷、泛藍則是沈默以對,顯然「連結台灣」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更是讓馬團隊在「本土」這條路線上左支右絀,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了事的。

  當然,馬英九之所以會想到連結李登輝,是因為,綜觀台灣政壇,除了民進黨之外,還有那一個政治人物比李前總統更具有本土的代表性?馬英九提出所謂的「連結台灣」太抽象,不如與李登輝站一起來得實際;而且馬英九應該記得,1998年他和陳水扁角逐台北市長時,當李登輝舉起他的手,高喊「新台灣人」時,是如何擊潰了滿意度七成以上的陳水扁,讓馬英九正式列入政治明日之星的行列。

  但是,在目前藍綠對立的政治結構下,對於馬英九連結李登輝的努力,是有相當的限制性。就算馬英九能跟深藍的選民交代,這是為了2008年總統大選勝選的權宜之計,但眼前,光是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兩人卻不會就此放手的。一向反對李登輝路線的親民黨更是因此有了生存戰鬥的理由;當然,新黨等激進派大概會是最情何以堪的。馬英九如果要大幅調整整個泛藍的路線,衝擊的程度不下於去年立委選後的「扁宋會」。

  不過受傷最重的,大概會是曾經喜孜孜地迎接連、宋來訪的北京,如果馬英九當真成功連結李登輝,那麼中國自反分裂法立法以來的對台懷柔策略將完全破功,顯見,泛藍的政治人物為了在台灣勝選,還是會擁抱本土、與北京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在選前,對中國的嘴臉不會與泛綠的政治人物差多少,屆時,連、宋先前所營造的「一中」熱潮不過是失意政客的迴光返照,當選舉一到,「愛台灣」還是選票主軸。

問題是,馬英九要如何連結李登輝?就算不考慮連結李登輝後,馬英九要付出多高的代價,台灣民眾會不會相信政治人物的這種權宜式的肝膽相照,也是一大疑問。而馬英九除了擁抱本土之外,在「正名」、「制憲」的立場上又將如何表態?當陳水扁總統公開表示「做不到馬上實現台灣獨立」,還要基本教義派「不要自己騙自己」之後,這個基本教義派的共主位置已經空出來了,但馬英九敢坐嗎?坐得穩嗎?

不過,一旦馬英九企圖連結的動作越來越明顯,台灣藍綠政治的光譜就會如調色盤般色彩斑斕,除了北京是頭號輸家之外,連戰則是第二號輸家,甚至成為蔣經國以降本土化政策的意外,至於親民黨與宋楚瑜則會重新發現了生存的意義,不僅成為北京在台灣倚重的政治槓桿施力點,更讓疏離的深藍選票有了依歸的對象。

算一算,如果要付出這麼多成本,馬英九還有動機要連結李登輝嗎?如果馬英九想要在2008年總統大選有贏的機會,連結李登輝以吸納泛綠與中間選民已經成為不二法門了,馬英九在自恃泛藍選民會默認的前提下,連結李登輝必然成為馬英九連結台灣的具體行動,也將會是泛藍路線與社會基礎重組的扳機。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提供,節目首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17時55分,網址為:http://203.66.167.1)◇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北紡織展帶動台灣紡織業邁向全球化
【台灣觀點 】 祝福中國,祝福台灣
【台灣觀點】  聲援四百萬人退黨
【台灣觀點】馬英九連結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