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首訪加拿大 面對國內人權問題質疑

標籤: ,

【大紀元9月9日報導】(中央社渥太華八日法新電)中國國家主席胡濤七日抵達加拿大展開歷史性訪問,強調希望與加國擴大雙邊關係,並將與總理馬丁會面。

馬丁與胡錦濤將在九日會面,一般預料他在會談中,除了表達積極希望與中國建立貿易夥伴關係之外,也會針對中國的人權紀錄和龐大的污染排放問題,向胡錦濤施壓。

胡錦濤在中加建交三十五週年紀念日抵達渥太華,他在會見加拿大總督伍冰枝時表示,中國是世界上人口發展最快的國家,而加拿大不但擁有廣大的土地,同時也是個已開發國家。

胡錦濤原本計畫第一站到美國訪問,但在布希總統忙於處理國內因卡崔娜颶風引起的風災問題後,加拿大變成他這次北美訪問行程的第一站。

他表示,中加兩大經濟體應為過去的合作成果互相道賀,未來兩國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加拿大總理馬丁八日在內閣會議後,強調關心中國的人權問題。

他告訴記者,人權問題和經貿合作不能混為一談,兩者都是會談主要話題。在他和胡錦濤的會談內容中,人權將是最重要的議題。

加拿大司法部長柯特爾附和表示,他認為應嚴肅的看待人權問題,同時要在雙方的討論會上慎重的提出來,而不只是一語帶過。

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加拿大勞工協會等團體都要求馬丁,一定要迫使胡錦濤在人權問題上表態。數十名法輪功學員八日也在渥太華進行抗議。

在加拿大相當活躍的西藏團體這次則保持沈默。他們在網路上指出,由於和中國官員兩個月前才在瑞士會面過,這次不希望給胡錦濤造成難堪。

胡錦濤與夫人劉永清坐著馬車抵達總督府,受到伍冰枝和她的夫婿熱情歡迎,並以軍禮、軍樂和二十一響禮砲接待。

中國是美國以外,加拿大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加拿大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量成長百分之四十,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總量成長百分之三十,幾乎取代了其他亞洲國家的進口貨。

胡錦濤表示,中國已經準備好抓緊機會擴展雙方合作關係,特別是在國防、能源、科學和科技、教育等方面,一起建立更美好的夥伴關係。

中加雙方預計簽署新的航空旅遊協定,增加三倍的航班。加拿大官員希望藉此吸引更多的中國觀光客,增進兩國間的經貿與投資活動。

馬丁在與胡錦濤的會談中,同時將要求他降低中國的污染物排放量。加拿大官員表示,京都議定書簽署國預定今年十二月在蒙特婁集會,中國政府拒絕減少污染排放量的要求,將在所有開發中國家裡樹立不好的榜樣。

加拿大環境部長迪昂承認,中國政府多年來都沒有減少國內污染物排放,樹立國家標準的意思,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仰賴高污染的煤做為燃料。

相關新聞
專訪陳破空:由胡訪美解析中美關係
胡錦濤抵達加拿大
加環郵報: 歡迎胡 不要忘記中共本質
外交挫敗之下 胡抵加 未見薄熙來隨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