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足賽 柏林新火車總站即將啟用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報導】(中央社柏林十四日德通電)如果你曾見識過一九九零年代的柏林,一定會記得當時的柏林到處都有工程在進行。搭乘輕軌鐵路從西邊的動物園站到東邊的亞歷山大廣場,從窗外看去一片蒼茫景象,眼前盡是是一片尚未建設的荒地,有著許多興建工地,地平線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一台又一台的吊車。

然而從那時起,景觀逐漸改善,許多建築設施逐步竣工,包括波茨達麥廣場的摩天樓、建築風格超現代的總理府,以及重建中的國會均陸續完成。

整個柏林,就像是拼圖一樣,每一次建築的完工,逐步拼湊出現代柏林的景象;現在,這拼圖上的最後一塊也將就緒,龐大且新穎的火車總站(Hauptbahnhof)接近完工,這是兩德統一後,柏林最大的興建計劃。

總站擁有兩座玻璃塔樓,還有全長三百二十一公尺、涵蓋東西向鐵軌的玻璃隧道,這項建築物堪稱大膽建築技術的最佳範例,更將成為柏林行政區的特徵。

火車總站的前身為「烈赫特車站」,預定將於五月二十八日啟用,時間上正巧與六月九日開踢的世界杯足球賽相合。總站建築師范格坎稱呼總站為「運輸界的大教堂」,這也將成為歐洲歷來最大的鐵路運輸中心。

預期啟用後,每天將有三十萬名乘客與旅客通過總站,每日火車時刻表將包含一百六十班長程列車、三百一十班區域列車,與八百班都會列車。這是柏林史上首次來自四方的乘客,可以搭車抵達同一座車站。

原先的烈赫特車站,因為使用了法國新文藝復興式的建築技術,被稱為「車站中的皇宮」;該站於一八七一年啟用,連接柏林與漢諾威附近的烈赫特。當時,這座車站最著名的,就是快速市內列車。新中央車站在二次大戰期間嚴重受損,車站廢墟也在一九五八年完成拆除。

鄰近的輕軌鐵路車站「烈赫特市內車站」,也是新站興建計劃的一環,更是冷戰時期東、西柏林間的重要邊界。

冷戰時期柏林分為東西,輕軌鐵路在西柏林的最後一站,就是烈赫特市內車站,下一站則是東柏林的腓特烈街車站,其中腓特烈街也是冷戰時期的東西柏林交叉點。

新的火車總站具體呈現柏林資本主義,也代表了消費主義,因為總站設有三層樓、佔地一萬五千平方公尺的購物中心。

工程技術的負責人亞澤可以證明興建工程的辛苦。這位來自埃及的工程師施工期間一度心臟病發,他說:「這花了我生命中的十年光陰。只有(德國鐵路公司執行長)麥多恩相信我。」

這種重大工程,從來不乏批評聲浪。有人質疑,自柏林圍牆倒塌以來,柏林人口已減為三百四十萬人,並未如預期的增為五百萬,如此柏林是否真的需要一個這麼大的火車總站。

也有人質疑,柏林是否真的需要另一個大型購物中心,特別是在考量到柏林的經濟衰退,以及目前德國消費者的需求不高。

就連建築師范格坎也不太滿意。范格坎原先計劃在總站低樓層使用教堂風格的屋頂,但德國鐵路公司去年秋天決定改採價格較為低廉的平頂屋頂,氣得范格坎狀告公司侵害他的著作權。

也有許多人認為,新站的位置不佳。雖然距離新總理府等著名建物不遠,新站身處柏林尚未開發興建的地區,週邊少有建物,步行範圍內也很難找到一家商店或餐廳。

附近唯一能吸引旅客的,只有漢堡車站現代藝術展覽館。但德國鐵路公司相信,一旦興建了車站,其他建築也會冒出來。火車站工程的發言人鮑費德說:「火車總站不會孤單太久的。」

相關新聞
世足賽完成分組抽籤 巴西隊將出戰澳大利亞隊
世足賽賭盤看好巴西 賭金可能高達十五億歐元
世足賽完成分組抽籤 各國球隊反應不一
教練奇哥:日本隊準備在世足賽中迎戰巴西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