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傳珩:寫在中國汕尾血案與國際人權日

——人權的世紀

牟傳珩

標籤:

【大紀元1月23日訊】自聯合國1948年12月10日簽署《世界人權宣言》至今,已跨越了半個 多世紀的歷史時段,今天卻伴隨著中國汕尾血案淌出人民維權的血跡,悲壯地迎來了又一個全球人權紀念日。正當我要發稿時,卻又傳來了許萬平被重判,楊天水被拘留的消息,由此可見,當今世界仍有極少數固守僵化、愚昧、對抗性意識的舊文明勢力,正在國際社會螳 臂擋車式地抵制「人權高於主權」的時代呐喊。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竟以「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自居,張嘴「客觀規律」,閉口「歷史潮流」,也真該在21世紀到來的嶄新社會氣息面前,好好補一 補形勢發展課,認識認識什麼是客觀規律與歷史潮流了。
當以電腦、衛星為標誌的圓動工具全球旋轉把世界經濟串為一體時,柏林牆便倒塌了。於是冷戰的結束,不可逆轉地揭開了政治世界化的時代序幕;而「人權高於主權原則」,正是政治世界化得以亮相的一面旗幟。由此,便註定了21世紀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權的世 紀」。

一、圓工具革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

圓周運動、普遍和諧、節約發展,是自然得以存續演化的根本大理。因此也就決定了人類只有遵循物理法則,創造、使用和發展圓動工具,才能提高勞動效率,不斷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原始社會,人類發展如此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掌握、運用圓動 工具。自從人類創造了杠杆(半圓運動)和滑輪(全圓運動)等圓工具時,便從自然中脫穎而出,形成了嶄新的空間、時間和效率觀念,以及財富的創造與分配秩序。自從人類採用了從機器傳動到全面自動化體系,從家庭作坊、煙囪工廠生產方式到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生產 方式,社會物質生產便進入了日新月異的發展階段。人類社會創造財富滿足需要的歷史,也就是認識、革新和應用圓工具,結構相應的經 濟關係與政治制度,並形成特定價值觀念的歷史。

人類社會使用什麼樣創造財富的工具,就有什麼樣的社會形態。當人 類還在使用簡單、手工、以體力操作為主的工具時,就只能形成簡單、直線、對立性思維和以力量對比決定勝負的社會關係及封閉、對抗、各自為政的政治制度。反映人類智慧水平的工具狀態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與它初級時期形成的經濟關係、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產生衝突。

而人類每一次圓工具革命所導致生產方式的轉變,都在社會政治層面和意識形態領域產生震盪。發端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產業革命,1789年的法國社會大革命,以及1861年美國爆發的著名的南北戰爭,本質上都是機械化圓工具引發的工業革命造成的。在日本,從1868年 明治維新開始,到1879年廢除封建制,也是圓工具機械化導致生產方式變革對落後政治制度的衝擊;而在中國,則是以辛亥革命這樣的形 式表現出來的。同樣,發生在90年代初的柏林牆倒塌,華約解散,蘇 聯解體,冷戰結束,以及海灣戰爭國際聯軍打敗野蠻力量薩達姆,也 都是以電腦、衛星為標誌的圓工具全球化變革,在政治層面上和價值觀念意義上激起的國際性震盪。

這一震盪的強悍震勢,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反應;而在中國,則是 以空前絕後的「6.4」事件,以及無法扼制的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式表 現出來的(那些以「徹底唯物主義者」自命的政治領袖們竟對此全然 無知)。自蒸汽發動機推動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圓工具的長足發展,終將把老死不相往來的東西文明串成一體。

二、圓工具全球化旋轉必將導致國際經濟一體化

當前,圓工具形態與生產方式,正強烈衝擊著煙囪、圍牆、廢渣汙 染、勞資衝突工業生產方式,全球使用同一衛星技術、電腦網路,社會資訊開放,資訊暢通,已經把世界經濟納為一體,絲絲相連,環環入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如同80年代那個引發世界幾十個國家股票市 場大損失的「黑色星期一」一樣,1997年7月2日由泰國泰銖引發的亞 洲金融風暴,再次重演了震動世界的歷史性劫難。這再次力證了全球經濟一體和迴圈連動。

今天,全世界東西南北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和國家,無一例外地都受制于全球資源配置與資本價值增殖的經濟圓動規律。無論是資金投放、商品交換、勞力勞務分配、技術交流,乃至人才供需、經營方式與規模,都不再有國界限制。為此一貫堅持自力更 生的中國政府,也不得不加入世貿組織。

今日世界,誰開放的最迅速、最全面、最徹底,誰將是經濟一體化的 最佳受益者。今後,國際市場的開拓、世界經營的競爭、各國的經濟關係,都不可避免地要實現全球經濟高度一體化。決定這一新階段到來的物質力量,便是圓工具革命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全球化轉移,而企業跨國公司、全球金融系統、世界經貿組織,都是這一過程的必然產物(對此那些反對世貿組織的勞工、環保人士並未搞通)。

這一革命的真正意義,不僅在於它使生產效益得以極大的提高,而且使人類的全部實踐內容和相互關係都具有了國際化的意義。今日世界,每天都有千百萬人在跨國界上下班,因而也決定了他們大都擁有多國語言,多國貨幣和多國文化薰陶。當人們站在紐約股票交易所電子顯示牌前,看著那同時發生在世界各大金融市場股票交易情況閃爍 變化的數位時,距離上的空間感似乎沒有了──國界在哪裡?那一刻,國家觀念已經被人「類」觀念沖的很淡很淡了。圓工具的全球化發展,最終會在以開放、效率、機會均等為內容的經濟一體化條件下,使全人類同時、共同、公平地使用它創造財富,贏得利益成為可能。這必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歷史上基於自我利益,各自為政的對抗時代,少數人掌握、使用圓工具的早晚、程度、質量等不同造成的貧富差別和分配不均,以及各種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政治不平等現象。然而這一過程將是曲折的、動盪的和不可避免的。

三、政治世界化是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結果

當今世界已無人懷疑經濟一體化時代即將到來,但似乎很少有人對其 原因、結果及其原理做出有說服力的理性描述。當不少人還在對政治做意識形態化理解時,想不到政治世界化浪潮,正以一種不可逆轉的客觀性力量悄然而至人們的身邊。目前,以電腦、衛星為標誌的圓工具體系全球圓通,已經使那種相互封閉、各自為政、權力專斷、分配 不公的對抗社會政治制度無法容納。它在伴隨經濟一體化的同時,本 能地將拓展出一種完全開放、合作、公開,以「人權至上」為核心,國家主權相互制約、共同妥協、大家都贏基礎上的政治世界化新紀元。

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區、任何國家的財富創造與分配制度的紊亂,都會對全球經貿關係造成嚴重影響。牽動全球經濟命運的政治神經,猶如多米諾骨牌一樣,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任何局部政治失序,都具有導致全球經濟運作鏈條崩裂的隱患。由此也就決定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必然導致政治世界化。確保人人獨立、平等與自由的民主政治,將成為全球財富創造與分配的國際性前提條件。而人權問題再也不能 是國家內政所能任意圈定的。

1999年上半年爆發的科索沃戰爭,本質上就是代表全球先進圓工具體 系的北約,在其嶄新的生產方式基礎上形成的開放性價值理念與舊文 明野蠻勢力之間的衝突;是日趨自由、民主、人權至上的世界化政治 潮流,不能容忍堅持對抗、拒不妥協的南聯盟將野蠻侵犯人權,進行 種族迫害的罪惡封閉在國家內政堡壘裏的鬥爭。而這一國際化人權幹預的成功,迫使半個世紀堅持主權至上、「另起爐灶」的中共政府,也不得不在聯合國投下一張棄權票,否則它將自絕於政治世界化的國際社會。而20世紀歲末,國際社會對印尼東帝汶地區獨立問題的一致 性積極干預,再次印證了政治世界化時代已經來臨。今天無論是俄羅斯的車臣問題、伊拉克審判薩達姆問題,還是中國海峽兩岸紛爭問題、西藏問題、法輪功問題、汕尾槍聲問題,以及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人權問題,都不可能在一個高科技、全方位開放的資訊時代,封閉在國家主權黑箱裏,無視國際社會的道義評判與政治制約。

所謂政治世界化,就是指冷戰後各國政府摒棄主權對抗,開展政治對 話與政策協調,在自主地處理內政外交事務的同時,接受國際社會共認的民主與人權道義準則的約束。國際社會在共同妥協、大家都贏的基礎上,形成各國法律的淵源和依民主規則干預國家違法超規的主權合意與政治機制,以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客觀要求,建立起國際組織主導下的主權淡化、人權凸顯、相互協調、彼此制約的世界民主政治管理秩序。總之,政治世界化就是以「人權至上」原則為核心的世界政治民主化;就是國家政策的民主化、公開化和與國際社會的通約 化。政治世界化將是人類使用高科技圓工具體系,創新世界、完善自我不可避免的歷史過程。

四、「人權高於主權」是政治世界化的旗幟

傳統國際法認為,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獨立自主地處理對內、對外事 物的最高權力,而不接受任何其他權力的限制。自從1586年法國思想家讓.布丹第一個明確論述了國家主權學說,這種國際法觀念便形成了。17世紀哲學家霍布斯更進一步充實了國家主權的排它性理論。然而這種觀念的形成,恰恰正是那個工具體系不能全球圓通、各自為政的舊文明社會意識的產物。今天,伴隨工具全球圓動,經濟全球圓通,國家管理體制已經開始向非集中化、非軍事化和社會生活非意識形態化的綜合發展,當代國際事務正在從理論到實踐兩個層面,對舊文明國家主權至上論進行揚棄,無論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都已構成了對國家主權的限制。美國國際法學家耶塞普就在其《現代國際 法》一書中指出:「無限制的國家主權現在已不被認為是國家最寶貴的或最需求的屬性。」英國工黨領袖拉斯基也曾這樣認為:「現代文明之範圍日拓日廣,國際關係愈趨愈密,欲以民族的主權國家為定制,在政治上為大患,在道德上為極險。」今日世界價值觀念,正在從國本位向人本位立場回歸,人權國際化已構成對國家主權最明確、最強有力的限制;「人權高於主權原則」,已成為世界政治化的標識。

國際人權法元老(加)約翰.韓弗理指出:「人權必須由一種超越國 家秩序之上的法律保護。需要有一種更高一級的法律秩序,以便依照 它對國家秩序加以評判。」人權問題之所以成為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就在於經濟一體化必然要以全球的政治安全、穩定與統一的秩序為條件,而人權恰恰正是世界和平的基石。侵犯人權是導致社會對抗、政治失序和暴力衝突的禍根。由此可見,人權不僅涉及個人的生命、安全與自由,而且對全人類的經濟發展與政治安全構成威脅。《世界人權宣言》序言第一段就包含著認為人權的野蠻侵犯是造成國際衝突、引發戰爭誘因的思想。因而,人權不是內政問題,而是國際問題。儘管中共政府一直反對人權國際化,但卻不得不與國際社會展開人權對話(傳統主權觀認為,內政問題是不能適用國際對話原則 的);儘管中國有些領導人長期以來竭力抨擊「人權高於主權」觀點,但卻不得不「委屈」主權,把所謂頭號「刑事罪犯」魏京生、王 丹、徐文立、王有才等異議人士送出監獄。可見,中共也不得不被迫接受主權限制,而無法以「和尚打傘──無法無天」與政治世界化的 文明潮流抗衡。

早在1993年6月世界維也納人權大會前,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就嚴厲 抨擊一些國家從政治私利出發,肆意圈定人權的範圍(只談生存權發 展權),並在大會發言時特別指出:「不可否認,有些國家總是企圖 搶劫或沒收人權。」他認為,如果政府「變成折磨本國人民的政 府」,國際社會有權干預。令中共領導人至今困惑不解的是,為什麼出自發展國家的加利,會在人權立場上站到了西方國家一邊。如今安 南秘書長,則更加直截了當地呼籲強化國際人權干預機制,和對中共 鎮壓「法輪功」深表關注。其實,這正如中共無法覺悟自己在使用來自西方所創造的全球旋轉圓工具的同時、由於意識滯後而淪為政治世界化的負面力量一樣,不懂得支持加利、安南發言的是圓工具全球旋 轉的物理法則和人類「類化意識」的全面覺醒。由此可見,「人權高 於主權」並非西方國家憑自由意志單方舉起的旗幟;正如東歐改革、冷戰結束,並非西方單方推動「和平演變」的結果,而是圓工具全球 化發展條件下,反映人類共同和平要求和政治世界化的客觀趨勢所使然。對此,那些「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領袖及其理論精英和智囊們又 沒有弄通。因為他們腳下踏著的這塊960萬平方公理的大地也不可避 免地在變,在不以「偉大的舵手」、「英明的設計師」和「江核 心」、「胡總書記」等的意志為轉移地變。然而這不是「敵對勢力的顛覆」,不是「一少撮壞分子的背後操縱」,不是「帝國主義忘我之 心不死的政治陰謀」。今日中共的紅色領袖們,不是也開始與世界頭號「帝國主義」,和陳冤宿敵國民黨談雙勝雙贏了嗎?

在一個科技創新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誰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具體系與應用技術,誰就必將成為世界發展方向的代表性力量。這也就是為什麼今日世界的領袖只能是美國、而不是俄羅斯和中國;為什麼預示全球化的區域共同體只能發端於歐洲、而不能發端于亞洲、非洲;為什麼人權旗幟會最先由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舉起來的科學原理。儘管當前中、俄兩國當權者基於各自的私利,一方面不得不承認人權具有普世價值,一方面又聯手抵制「人權高於主權」原則,但毫 無疑問,這種聯盟,如同早年的「華約」聯盟一樣,會在圓工具全球 旋轉的強大陣勢面前潰不成軍。

如果說20世紀是人類經濟逐步全球化的世紀,那麼21世紀將是政治逐步世界化的世紀,也即一個「人權高於主權」的人權世紀。

(1/22/2006 20:27)

來源: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牟傳珩: 构建“自由人社會”的必由之路 ──中國体制內學術研討會新動向
牟傳珩:寫在大墻外的尾聲:我不會結束
牟傳珩:中國加工了多少「政治敵人」
牟傳珩:「民主牆時期」語話衝擊中國主流媒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