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 東西交流在絲路時期之前已見頻繁

標籤: ,

【大紀元1月2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中國考古學家最近鑑定新疆崑崙山深處掘出的人骨之後發現,早在三千年前,崑崙山北部的人種混雜程度已經很高,由此驗證東西方文明交流早在絲綢之路之前便已非常頻繁。

新華社今天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巫新華在最近舉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上說:「流水墓地是首次在崑崙山北麓發現的青銅時代墓葬,也是迄今在崑崙山北麓地區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古代文化。」

據表示,流水墓地位於新疆和田地區於田縣阿羌鄉崑崙山深處流水村附近,海拔二千八百五十公尺。二零零三至二零零五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流水墓地進行了連續發掘,揭露面積約四千平方公尺,共清理各類墓葬六十五座。

引起考古學家關注的是,人骨復原顯示這些崑崙山深處的古代先民面貌多呈現歐洲人高鼻、大眼的特徵,但DNA鑒定卻顯示他們更接近黃種人。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仁湘說,由此可見早在絲綢之路之前,東西方文明交流已經非常頻繁。高聳的崑崙山不是文明交流的屏障,廣闊的沙漠也不是屏障。

據報導,流水墓地出土了獨具特色的帶幾何紋飾的陶器,與西藏、甘青地區的某些古代文化有相似之處,在新疆是首次發現。

考古學家還發現了風格不同於中原和北方草原地帶的刀、斧、矛等銅器。這裡出土的金耳環樣式與西伯利亞地區早斯基泰文化中的耳環樣式極為相似。墓地中還出土了崑崙山地區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玉器,以及具有新疆地區特點的石器等。

另外,在墓地之下的地層中,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大面積古代生活用火遺跡,碳十四測年為距今四千四百年,說明這是一處古代人類活動持續時間相當長的重要遺址。

相關新聞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的「文化之旅」
【藝海漫遊】雕塑家余燈銓的「雕塑童年」
考古新發現 福建人類史提前20萬年
北京人原人化石你在哪裡?世界都找不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