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新年伊始看新京報事件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林曉旭。新的一年2006年到來了,在新的一年裏我們《熱點互動》節目將繼續為廣大的觀眾服務。我們的“熱點”將持續的升溫,互動會更加的頻繁深入;同時隨著《新唐人電視台》在全球的很多地方將要進入當地的有線電視,我們會有更多的觀眾參與我們,歡迎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進一步支持我們《熱點互動》。

聯結收看

《熱點互動》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方向呢?我們也請本台特約評論員韋實跟我們聊一聊;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去年年底,2005年底在中國大陸的一個新銳報紙也就是《新京報》再次遭到了整肅。這件事情會對中國大陸的媒體帶來什麼影響呢?我們也請韋實跟我們做一個評論。您好,韋實,歡迎來到現場。

韋實︰林曉旭你好,觀眾朋友們這裡給大家拜年了,新的一年可能很多人都有各種各樣的願望或者一個新年的目標,我在這裡祝您全家有一個幸福平安,那麼事情是事業有成的一年,也希望您的生活裏會出現一個積極的變化。

主持人︰也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能多看我們《熱點互動》節目,給我們各種各樣的反饋;不管是好是壞都歡迎大家給我們聯繫,那韋實您跟我們聊一聊《熱點互動》節目,您覺得在新的一年裡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韋實︰實際上發展方向可能就是隨著《新唐人》在中國大陸,尤其是在中國大陸上空衛星覆蓋越來越廣,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辦法通過網路或者小耳朵或者親戚朋友看到《新唐人》,實際上有更多的人可能看到我們節目,這樣的話對節目整個的質量要求,可能會更上另一個高度。

平時的節目可能要速度更快,分析可能要更精闢更透徹,甚至要談論的範圍可能要更廣,對於互動的節目希望能聽到各個省的觀眾朋友您給我們打電話,就是真正能夠變成華人自己能敞開心扉的一個平台。

主持人︰不一定是海外華人,您說是國內各個省份的人也能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

韋實︰也能有更多的互動。另外在海外隨著《新唐人》在很多的大城市,包括很多國家的有線電視都落地,那麼能看到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海外雖然中文傳媒很多,但是我相信那麼有獨立的特點,評論有自己獨立的視角而且很多時候是與眾不同,而且是有深意的,可能我們算一家。

那麼也希望您把您的觀點拿出來,每個人把觀點拿出來討論討論,真理是越辯越明,可以大家都來講一講或者說出您的心理話,因為這個平台恰恰是作為一個為數不多的華人媒體,可以給人講真話,講您自己心理想講的良心話的一個地方。

主持人︰包括去年年底我們已經逐步的讓更多中國大陸的專家學者來參與我們的節目,像江棋生﹑高智晟律師等等,我們也會經常連線他們。我想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是不是會有更多的跟大陸的這些獨立人士或者網路作家有更多的聯繫?

韋實︰那麼當然是這樣希望,實際上我們是一直有這種願望,但是起決定作用的可能還是中國大陸獨立的知識份子,其他的各界人士都歡迎您來,哪怕是真名假名,都來發表您的觀點。那麼這個時候可能是很長時間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平台。今天講到《新京報》事件也是很大的一個反應。

主持人︰反映了中國媒體封鎖或者是輿論的箝制所帶來的一些負面的效應,那正好也是我們《新唐人電視台》特別努力希望能為更多華人服務,跟大家提供更多客觀的資訊和各種角度的評論,給更多華人帶來好處。

韋實︰實際上就是堅持自己的良知的新聞工作者,他是值得敬佩的;因為你看《新京報》涉及一大部分是當年《南方週末》、《南方都市報》的原來編輯人員包括總編輯等人。

主持人︰對,最初的程益中。

韋實︰這些人實際上你看對於孫志剛的報導,對於SARS在廣東肆虐的報導,實際上它是挽救一大批中國人。比如孫志剛的強制勞教或者是收容制度強制,雖然勞教還沒有廢除,但是收容事件起到了一個良性作用。

至於SARS它的意義都不要再提了,實際上是保護了更多中國人的生命權。那麼在《南方週末》這些人佔49%控股,加上《光明日報》51%的情況下,《新京報》逐漸的成為當年《南方週末》、《南方都市報》,講一些真話而且是局部的真話,可是很遺憾它沒有挺過2005年。

主持人︰在冬天的寒流中,它還是受到了襲擊。

韋實︰這個已經成為北京街頭巷議的一個重要題目,因為這裡面涉及的面實在太廣。北京很多白領︰包括獨立的知識人士、包括社會的精英,他是讀《新京報》的。

而且新京報短短的兩年多的歷史,兩年多一點,它實際上你看現在中國各大媒體很多都要轉載《新京報》的文章;甚至它的社論在中國那些報紙裡面,它的立意已經是可以很獨立了,它已經跳出了政府或者某種原教旨主義控制洗腦的東西。

有一些對人本的關懷,一些對社會公正的探求,它的社論是評得很高的。包括你看這個「定州事件」,《新華社》只得把它的東西抓進來刪刪減減留了三段,因為它沒辦法只能轉載《新京報》。因為《新京報》的調查和記者是深入到了農民中間,得到第一手的材料。

而且是作為一個媒體人而言,他做到了自己一個道德底限,做了該做的事情。所以說它的成長也是很快而且面積很廣,但是很不幸,馬上就要回到《新華社》給文章的老路上。

主持人︰那也可能正是因為它報導了這些非常敏感的事件,所以它現在的這種整肅,總編和兩個副總編都同時被撤換,官方說是把他撤回到《南方都市報》去;但是很多人仍然覺得這是一種整肅,是一種政治手段來控制這個新京報,不讓它再走原來的道路。

韋實︰這個事情消息人士就是說網路上是有貼帖,說朋友是《北京青年報》的副總,說這是中宣部直接下的批文,決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整肅。這裡邊整肅的重大原因是他講了真話,雖然它已經用了一個更擦邊的辦法,就是打馬後炮。

中宣部對它的反應是:雖然你慢,可是過兩天你去報導高智晟、去報導汕尾的血案和農工的欠薪,現在《新京報》已經在做這種事情,中宣部是受不了的,而且在北京這個地方影響是太大了,因此一定要用整肅的辦法。

實際上它的手段越來越隱晦,讓《光明日報》去控股而它本來也是控股,把文章內容先改過來,另外把《南方周末》這一系列的人事上的總編全部給你調掉,還不涉及像趙岩那種赤裸裸往監獄裡扔。這已經引起員工的罷工而且各界都在關注。

主持人:你說到員工罷工,這是中國媒體界很少有的現象。因為像中宣部下達各種指令,你要封鎖什麼報導或者要求採用《新華社》的通稿,這類事情對媒體界的人是司空見慣了,但這次為什麼會有員工表示要罷工呢?

韋實:在這個行業裡面,中國基本沒有媒體。焦國標講中國有四百萬宣傳的機構,它不叫媒體,參與黨的精神控制的宣傳部,每個地方都有書記或副書記加上辦事員,焦國標統計這個數據達到八千萬。

主持人:就是從事思想工作的人,不管是專門給人洗腦或者灌輸什麼東西。

韋實:通過宣傳來給人洗腦,這個更隱晦。我想有八千萬人在做這種事情,在中國要找出幾千、幾千萬個要秉持自己的良知幹一些有良心的事情,我想不會太難。

人以群分的,你有這個願望、遠景,有文字能力,同時又是有良知的人,他很可能會到《新京報》工作,這也成為群體樣的氣候。這些人面對的並不是飯碗砸了,而是你做為一個職業,這個職業徹徹底底完蛋了。

做為記者的人都知道《新華社》的稿子是什麼樣,正常的新聞是什麼樣。如果自己的職業變成幫人昧著良心撒謊,那麼自然而然是看不到希望的職業,光掙錢對這些人肯定是個巨大的精神的打擊和摧殘,所以這些人罷工是很正常的做法。

主持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分好的報紙往往它的作用甚至超過一千個紀委來做反腐敗的運動,它對整個社會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報紙的整體社會效應是非常重要的。

在西方社會你看到在學校裡面媒體系都是非常大的,權威的媒體的對社會影響非常大的,包括美國政府如果有什麼醜聞也都是媒體揭發出來的。一分好的報紙有這麼大的作用;反過來說,一分壞的報紙被中共控制著媒體,對民眾的傷害力就極端的大。

韋實:拿破崙講過:幾個傳單勝過一個十字刺刀。說明宣傳的重大意義。中國並不是只有一份報紙如《人民日報》、《新華社》或者中宣部的前製,而是說整體從電視、廣播電台到成千上萬的黨報,你看《南方周末》、《新京報》不叫黨報,其他黨報都是中宣部炮製出來要讓大家來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新聞連播的台詞中國人都可以背下來,它已經是一個配方出來讓你看到形勢一片大好,其他地方問題都很大,最後講了半天還是這個風光獨好,這是共產黨一系列洗腦的東西。

主持人:很多人即使到國外,在自己腦海裡他也仍然有這種印象,就是中國是怎樣一個強國,所以只要有人一說中國有什麼問題很多人就要跳起來。

韋實:這個跳起來是不怪的,為什麼?這是因為有兩個中國,一個是你在黨的媒體之中看到的中國,一旦別人要提這個中國,如果你存在這個印象人家就覺得你講得不對。

現實的中國是被遮蔽了,現實的中國在《南方周末》或者《新京報》只是撕開那一角給你看了一部分,這是一個很冷酷的東西,有人講你這會兒也不要出大城市,你就在北京、上海看看那個貧民和富人生活水平差太多。

就說整體上,比如說民工拖欠工資,愛滋病人群、礦難等等這些大的事件,媒體基本上是不報導或者只給你一個側面。

主持人:你提到維權事件,我們知道去年比較引人注目這個維權運動的變化就是很多有正義感的律師跟維權運動結合。《新京報》的事情,好像很多媒體記者自己本身有意識要抵制中宣部這種控制和洗腦的方法,是嗎?

韋實:《新京報》很多社論在這個體制裡跳出來以人為本,比如說南亞大地震,完全提出來人在自然面前無能為力,必須自己要自省,還提到整個社會裡面法則,人和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它的很多社論已經不在黨的框框裡邊了,它的成員裡一定有這種精神上的自省,在擺脫黨給的思維方式。

主持人:隨著《九評共產黨》在中國普遍傳開來,說不定中國媒體界的很多記者和編輯都看過這本書,是不是他們也有精神的覺醒,您覺得是這樣嗎?

韋實:精神的覺醒實際上它是一步一步的。媒體界的人,他看的不公現象比一般人多的多,也比較深入,他自己早就有一個思考,所以說可能有一部分的人不需要看《九評》,就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了。

看了《九評》之後,只會起更大面積催化作用,比如像這回的罷工,這個在以前媒體界是比較少見,罷工的下一步媒體界記者也面臨一個選擇的問題,《人民日報》人民是不看的,只有講真話的《南方周末》連在最北邊的報刊都有人等著買,《新京報》也在往這個趨勢走。

這種鎮壓、整肅的手法可能打倒一個《新京報》,但是會給更多記者和編輯擦亮眼睛,會去打更多的擦邊球,甚至花樣會更繁多。

當人都有社會良知和公平感之後,包括自己道德上覺醒,自然而然他會在自己範圍內選擇他自己該做的。因為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道德,做為記者拿著外邊的採訪的補貼,報導一些假話,自己是對不住良心的。我們不能排除相當大的媒體和記者,他是想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像當年《新京報》一樣。

主持人:說到這裡讓我聯想到當年「八九民運」的時候,在北京遊行一個非常引人注意的隊伍就是媒體界的隊伍,當時他們就提出要解除報禁,也許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會看到類似的口號再重新提出來。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就先談到這。各位觀眾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中國大陸在言論自由方面會有新的突破。下一期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2006/1/3 7:55 AM)(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鞏俐暢談“藝伎”:不努力你將永遠卡在零上
吳釗燮:中國應放鬆對媒體管控
記者無國界譴責中國撤新京報總編
被封雜誌《百姓》封面文章:中國大私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