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介紹:大學生打贏與總統官司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比爾茲利2006年1月6日華盛頓報導)最近,在古巴關塔納摩美軍基地關押的人犯再度成為新聞焦點,不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些被指為恐怖份子的嫌疑人所受的待遇一直是美國公眾關心的問題。實際上,早在10多年前,美國政府對待海地難民的政策就曾經飽受批評,甚至演變成法律訴訟,到今天仍然貼切適用。律師兼作家戈爾茨坦在他的新書:《法庭風雲:看一群耶魯大學法學生如何打贏與總統的官司》中,說明了這個案例。

*指控政府剝奪海地難民權利*

90年代初,成千上萬名海地人因為受不了國內的政治動亂,搭上搖搖晃晃的小船偷渡到美國。許多難民在半路就遭到美國海岸巡邏隊的攔截,被送往關塔納摩基地。這些難民大多得到政治庇護或者被遣送回海地。但是有300名感染愛滋病的難民卻被隔離在基地裡。1992年,一群耶魯大學法學院學生在聽說這些難民的困境後,提出法律訴訟,指控政府剝奪這些難民尋求法律諮詢的權利。

戈爾茨坦當時剛剛在耶魯法學院完成第三年的學業,他目擊了整個事件的發展:

「我知道一定有甚麼興奮的事情發生了,因為我的同學們都在走廊上跑來跑去,每個人臉色蒼白,眼圈黑黑的,身後拽著一大堆法律研究報告。第二天有關這個案子的最新發展就會出現在紐約時報上。」

*訴訟案似乎注定失敗*

戈爾茨坦經過6年的研究,在《法庭風雲》這本書裡,回顧了這場從老布什總統時期延續到克林頓總統第一個任期的法律訴訟案件。這個被認為非常無禮的訴訟案件,當時看來似乎注定要失敗。就連幫助學生在法庭辯護的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哈洛德. 高在剛開始時,也不願意涉入其中。

戈爾茨坦說:「高教授的反應是,這太瘋狂了。你要和美國的司法部互相較量,這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司法機關,有好幾千名律師,充沛的資源,還有他們的客戶是一個不可能讓步的白宮政府。你要針對發生在1500英里遠的海軍基地的事來挑戰美國在加勒比海執勤的海岸巡邏隊,而你的客戶現在被關押中,無法和外界溝通,說的又是你聽不懂的克裡奧爾語。」

其中一名學生、也是這個訴訟案的管理人佈雷夏說,他真的沒有預期會打贏官司:「至少對我來說,我以為我們只是用這個案例來凸顯情況,希望能夠改變當政者的心意。當案子開始後,我們爭取與這些被關押在關塔納摩的海地難民對話,然後整個案子開始出現變化,變成把這些不應該被迫返回海地、害怕受到當局迫害的難民帶到美國來。」

*官司以學生勝訴告終*

戈爾茨坦從不同人的觀點來陳述整個故事,比如身為韓國政治難民之子的高教授,海地難民、也是政治活動分子的帕斯考,以及宣稱美國司法權力不適用於國外軍事基地的政府律師,還有這些學生。他們的生活被這個案子攪得團團轉,充滿著許多令人發狂的最後期限,讓人驚訝的判決,沮喪的挫折,當然還有最後的勝利。

戈爾茨坦說:「我認為這場審判的最終轉折點是,代表政府的一位律師站起來說,政府沒有證據駁斥耶魯大學生提出的海地難民沒有得到應有的醫療照顧的說法。這位律師接著說,但無論如何我們就是不能讓這些難民進入美國。審判的法官告訴我,他認為美國憲法也適用於關塔納摩,因為我們控制關塔納摩,憲法中的正當程序條款表明,如果你關押一個人,他就有權利受到適當的醫療照顧。」

如果那場辯論幫助耶魯學生贏得官司,佈雷夏認為他們欠缺經驗實際上也對他們有利:「我們願意冒險,而且看待事情的眼光與經驗豐富的律師有所不同。我們把他們所舉的每一個案例從頭到尾、前前後後都看遍了,而不是完全接受司法部律師的說法。」

根據法官的裁決,這些在關塔納摩的海地難民獲得釋放,並且來到美國展開新生活。不過學生們的第二個訴訟案在最高法院失敗,法官支持總統有權遣返在海上被攔截的難民。

*案件涉及今天仍在討論的議題*

儘管不是大獲全勝,但戈爾茨坦相信,耶魯大學的這個訴訟案點出了一些直到今天都還在激烈討論的議題,像是行政部門的特權,非美國公民的權力以及美國司法系統的適用範圍:

「這不是有關民主黨或共和黨的議題。12年前老布什政府和克林頓政府都管理過關塔納摩的拘禁營。我認為美國政府結構有個優點,它有三個組成部份,有國會、總統還有法院。我的新書就是有關這些法學院學生和人權律師是如何說明憲法是至高無上的。而且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起到作用,總統不能想幹甚麼就幹甚麼。」

學生們為這個案子做出極大的犧牲,在他們應該好好準備課業並且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他們卻得飛到紐約、到佛羅里達和關塔納摩。但是佈雷夏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現在擔任紐約都市司法中心的項目主任,還為海地難民帕斯考成功贏得美國綠卡:

「帕斯考後來在美國打下深厚基礎。她現在是個家庭醫療看護,有個兒子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最近才從伊拉克回來。所以對我來說,這種私人交情是最有成就感的。像這樣一個人通過我們司法團隊的努力來到美國,然後她又以這種不可計量的方式來反饋社會。」

其他參與的耶魯大學學生現在從事各行各業–從西雅圖的公共辯護律師,到反對尼泊爾使用童工的活動分子。他們應用當年的經歷,繼續履行他們對社會正義的承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藝人官司各有輸贏/米酒冒名案 陳美鳳勝訴
妻女控告家暴 馬龍白蘭度之子吃上官司
史泰龍打贏侵權官司 健身雜誌獲准繼續出版
謝晉也要拍攝《赤壁大戰》 不懼與吳宇森撞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