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價愈競爭卻漲愈快

人氣 10

【大紀元10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編譯報導)在轉變為競爭市場後,長途電話費率、機票、卡車運費都降了幾成,但近年來美國的電力市場在導入競爭體制後,電價不減反增,且漲價訴求更是越益頻繁。

美國23州及哥倫比亞特區裡占全美40%的用電戶,在供電市場競爭化後,所支付的電價只比過去稍低一些,這主要還是因為各州政府管制電費的結果。由於這些嘉惠用電戶的電費保障措施最晚將於明年到期,屆時各電廠將會提高費率以填補費率管制下減少的利潤,所以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等官方機構在對國會報告的草案中已經警示「消費者可能會受費率衝擊」,且「費率衝擊將對政府形成壓力」,迫使他們無法再以法律制定價格,必須回歸市場機制。

為防止電價衝擊,加州的沙加門托(Sacramento)及戴維斯(Davis)兩市將於下個月表決是否要由市政府制定電價;麻州則正在以公權力介入;而俄勒岡州波特蘭(Portland)市議會則曾嘗試買下該市的公用事業,惜未如願。

另一方面,在自由費率下,巴爾的摩市(Baltimore)的電價上漲了72%;伊利諾州的電費預計將竄升55%;康乃狄克州去年的電價上揚了27%,明年漲幅更將達到50%;紐澤西州今年也有13%的漲幅,而且有可能會再漲;不過紐約地區卻出現相反的情況,在扣除物價波動的影響後,2004年的費率比1996年的費率低了16%,不過這可能是政府介入的結果。

在舊制下,公用事業發電並直接傳輸給用戶;但在新制下,公用事業只負責發配電力,電源則向發電廠商購買,價格由市場機制決定,以藉由競爭市場壓低價格並造福消費者。但實務上,獨立發電廠不多,而為鼓勵發電廠興建,聯邦政府通過單一價格政策,公用事業支付的價格是叫價最高者而非最低,還有加州爆發的多起人為操控價格醜聞,再加上有一些投資者以低買高賣電廠賺取差價,使其價格往往高出預期,故康乃狄克州的總檢察長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批評競爭市場已「全然失敗並浪費了許多時間和金錢」。

贊成新制者認為自由競爭才能為消費者帶來最佳價格,而對於新制下的價格震盪,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家卡恩(Alfred E. Kahn)認為:「改變總有混亂」。支持自由主義的領導機構卡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則認為是政府和公用事業破壞了新制,並表示:「我們建議徹底放棄制度重建」,但若民眾反對市場制度擴大,次好的選擇是將舊制更新。

至於學者對電價改革的看法,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費根(Mark L. Fagan)所做的一項研究中,雖然發現了在採用新制的18個州內有12個州的工業用電價已下降,但他也同時發現了在另外27個實施舊制的州中有7州的電價比他用模型預測的還要低。

維持舊制的維吉尼亞州在上個月提出了一份報告,指出在實施市場化最快的16州裡電價可能也會是漲最快的。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電力研究中心的主任艾伯特教授(Jay Apt)表示對大型工業用電戶實施自由化電價實在不具意義。

可以預見的是,即使新舊制效率的辯論仍難分難解,但電價在未來幾年內還是會上漲。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的主席凱利爾(Joseph T. Kelliher)表示,無論如何,最終「市場會決定最好的價格」,而且自1978年起官方機構一直在推行自由電價制度,並補充說他們已體認到「立法持續改革」的必要性。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個人開支收入與預期相同
偷可口可樂配方 美2男面臨十年刑期
人民幣遭遇多重貶值壓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