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紐約中華總商會董事長雷光達

人氣 39
標籤:

【大紀元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衛君宇專訪)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在紐約在大無畏(Intrepid)海空博物館舉行的公民入籍儀式上邂逅雷光達先生,當時,他是特選的華埠退伍軍人組成的儀仗隊隊長。

  數月之後,我的名片被他精緻地過塑寄了回來,並附上了他保險公司的介紹。一個小小的名片,竟被如此格外關照,不禁引起我好奇和興趣,想進一步瞭解他是如何服務客戶,進而服務社區的。中秋過後的一個上午,我在其華埠的辦公室,走訪了雷光達保險公司總裁、紐約中華總商會董事長 — 雷光達。

  ◇ 「我不乖,但我努力工作」

  會談開始,雷光達介紹說﹕「我是個中國人,我父親是臺山人,母親出生在香港,我出生在紐約布魯倫。雖然我父母都講很好的中文,但因為當時華人社區很小,布魯倫又沒有中文學校,所以我學到的中文很少。」

  雷光達高中畢業後,1968年大學沒有上完,便離開了學校。當問他為甚麼時,雷光達笑著說﹕「我不是個乖兒子,因為華人的孩子不應該不唸書的,只有那些不乖的孩子才從大學退出」。離開學校的第二年,雷光達參加了美國陸軍,三年服役時間,他一年在越南,兩年在歐洲,退役後回到了紐約。

  「回到紐約後,我到餐館找了份工,作酒吧侍應生,同時開出租車」,看著他壓在他辦公桌玻璃下的1973年的駕照,感慨歲月移人,無法聯想當年的一個毛頭小子,如何走到今天的商界領袖。

  「我喜歡去外面體驗生活,典型的不上大學的華人的生活。我父親對此非常失望,但他也尊重我的選擇,因為我不惹事,而且很努力地工作。事實上,不論現在還是當年70年代,出租車司機收入很可觀。」雷光達回憶說,他說侍應生的收入也相當不錯,比學校的老師還掙的多。

  他說按現在的水平,一個好酒店侍應生一年可有五萬美金以上的收入,一個好的出租車司機也可輕鬆收入超過這個數額,博士畢業剛作助理教授的,大概平均也就是這個水平,所以他選擇了不一樣的路﹕「很辛苦,但很自由,雖然一天工作八、九個小時,但沒人管你太多,只要你繳夠了給公司的費用,其餘的就都是你自己說了算。只要你不要出事故,老闆也不在乎你幹甚麼。」

  ◇ 為了母親開心

  後來,他的一個朋友說服了他去回到大學,因為對退役軍人,政府可幫助負擔部份學費。雷光達去了Kingsborough 學院,是個兩年制的社區大學,學的專業是會計。他白天上學,晚上接著開出租車並兼作餐館侍應生,夠忙,但還應付得了,兩年後,他得到了會計學位。

  「得到會計學位後,我對母親說﹕好了,我只能給您這兩年制的文憑。很抱歉媽媽,我就只能做到這些了。但依然,「母親非常高興,只要她高興就好。」

  母親問我,接下來該做甚麼,我說,學位給您了,我還要做我的侍應生。母親說你有了學位,該找份工作,但我就是喜歡到餐館去做。「那時候,兩年制的會計學位,幸運的話,週薪大概是100美金。但侍應生一週只需工作四天,我就可掙到150美金,我為甚麼要工作五天,作個會計,一週才掙甚至不到100美金 ﹖」

  我母親還是給我在華埠找了一份兼職的會計工作,因為和我做得侍應生時間不衝突,我還是接受了她的好意,在這家會計事務所工作。

  ◇ 涉足保險業

  「在給客戶做帳時我發現,不管是來自餐館的,還是車衣公所的,我很吃驚地發現﹕哇,他們每個月都要付給保險公司不少錢。我動了心,去查報紙,找了一家保險培訓學校。八個月後,得到了我的保險證書,到今年11月份,我得到保險從業證書就滿30年了」。該證書至今還懸掛在雷光達辦公室的牆上。

雷光達得到的滿30年的保險從業證書至今還懸掛在辦公室的牆上

  「我工作的會計事務所老闆人很好,我問他是否可跟他的客戶談談關於保險的事情,老闆很支持,說只要我在下班時間去找他們,沒有問題。很多的客人就是在車衣廠工作,他們和我都很熟,我做侍應生時又認識了很多餐館的人,和他們聊天、喝咖啡、吃宵夜時我告訴他們,我有保險執照了,能否介紹我給你們的老闆,他們很爽快的答應幫我介紹,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我開始了我的保險生意。」

  一點一點的努力,三十年後的今天,雷光達保險公司已經發展成為紐約最大的亞裔保險公司。

雷光達保險公司已經發展成為紐約最大的亞裔保險公司

  ◇ 服務社區

  「那時,紐約華獅子會在華埠是非常重要且受歡迎的一個社團組織,一位業主邀請我入會,我就入了。從此,我也就活躍在了華人社區。我很願意,因為我喜歡幫別人」,雷光達說。之後,獅子會的人又介紹他參加紐約中華總商會,那時,他只是個普通的會員,不懂中文,開會時大家都講中文,所有的公文,會議記錄也都是中文,常常不是坐在會議桌前,而是坐在外圍一旁,但他不在意,能幫時,就去做一點。

  每當總商會需要和州政府、市政府交涉時,夥要寫寫一封信,和與西方媒體見面,他們就說﹕「讓雷去,因為他英文好」。我說﹕「好吧,你們讓我去我就去。也是一點一點的,我在社區越來出現越多,在商會也逐漸資深。昨天,我成為了紐約華埠第102屆中華總商會董事長。」

  現在雷光達還是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董事,華埠人力中心的副主席。華埠退伍軍人會董事會成員。說到現在華埠的事情,雷光達說他比較關心的有兩件事情。

  ◇ 外賣郎的安全

  「你知道,在曼哈頓有許多華裔送外賣的。在紐約,出租車、公車、雨、雪造成的擁擠交通,使得騎單車很容易出事的,尤其是如果不帶頭盔的話。兩年多前,一位騎單車送外買的婦女在堅尼街被車撞身亡。」

  為此,雷光達寫信給市議員格森(Gerson),希望能通過一項立法,要求餐館業主為送外賣者提供頭盔,因為送外賣的其實收入很微薄,要僱人的餐館老闆應該為送外賣者提供頭盔和反光背心。否則,如果在街上看到沒戴頭盔者送外賣,可以給餐館老闆開罰單。

  「立法進程進行得很慢。如今終於要提交到相關委員會討論了,我們需要人知道,也需要媒體的配合,因為這對這些騎單車人的安全很重要,包括那些送比薩餅的墨西哥人」,雷光達說,「餐館老闆可能對我此舉感到不開心,但花錢其實並不多,重要的是安全第一,他們有責任和義務提供這樣的保護。有時候,業主可能是沒有想到,這沒關係﹔但當有人提醒時,業主們就該意識到這份責任,總不能將員工送到街上,就因為沒戴頭盔,他們被捧傷、撞了,甚至失去生命。」

  ◇ 特權泊車族

  雷光達說,近幾年來太多的中西媒體報導過關於在華埠特權公務泊車,這已經是個提了又提、不再新鮮的老大難問題。「很多人來華埠購物、用餐和辦事,需要泊車,可這些所謂的公務停車整天聽在那裏,佔著有限的車位」,說到這裡,雷光達走到他辦公室窗邊,指著樓下中央街的一排車子,「他們會在那裏停上一整天,九個小時。他們說他們在執行公務,但執行公務兩三個小時就狗了,他們卻在這裡泊一天。他們不能因為在市政府有份工作,就享受如此特權— 免費停車。」

  雷光達認為安裝計時停車表,這樣市政府可收泊車費,餐館、商店老闆會開心因為更多的人可來用餐購物。」9月30日,雷給下城交通局長寫信,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已經有社區認識聯署該信,他希望更多的關注者能參與聯署。

  位於拉菲特街的高登高級洋服店老闆林先生對此舉很是贊同,他說﹕「這些人幾乎每天固定停在這裡,成了他們的專用停車。雷先生做得很好,我認識他有二十年了,他就喜歡打抱不平」。林先生認為雷光達頗有正義感,據他所知對保險客戶的服務也非常不錯。

  ◇ 採訪後記

  「中國城」,「唐人街」,早年美國人對華人的印象多是由於百年多來唐人街華人僑胞們形成﹕勤儉肯干,吃苦耐勞,堅韌謙卑。
  
  早年來美的華人,有著做事的踏實和逢兇化吉、積累財富的智慧﹔從點滴做起,尊賢敬老,辦華文學校、捐錢出力,他們用這些默默的行動,傳承給後代,也藉慰給他們自己 。

  細細的巷子裡,編織起了幾代華人在美國落地生根的夢,一步步的堅韌勞苦,構築起了他們從祖先那裏傳承的精明與智慧。今天,世界對中華文化越來越尊重和感興趣,越來越對華人所承載的中華傳統與美德尊重與探尋,希望有機會寫出更多像雷光達這樣老華人們走過的平凡故事,也算是對華埠古風的點滴記錄。

老布什總統來信

雷根總統的感謝信

與彭博市長合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中華總商會換屆
凱辛娜民主黨俱樂部背書造勢  孟昭文:我是社區夢想家
提前投票結束 金兌錫偕家人投票
世台聯合基金會「 UN Go!」全球培訓計畫開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