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政改 中共新舉措仍是隔靴搔癢

周曉煇

標籤:

【大紀元10月9日訊】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於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重點探討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問題,即如何使中國社會變成「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此外,會議還對前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貪腐問題做出了初步處理,免去了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的職務。

針對如何構建和諧社會,與會成員研究了當前中國面臨的貧富差距以及其它社會問題,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根據該決定,中共將在未來從體制上和機制上來保障社會公平,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擴大就業,並擬在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險等幾個重點領域進行一系列的重要改革,以利低收入者和貧困群體分享更多改革和發展成果。

中共全會通過的上述新舉措是否會解決中國社會的諸多矛盾呢?

筆者認為,目前中國社會矛盾重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政府與國民利益間的矛盾。國民作為國家的主體,本應享有國家的財富,享有憲法賦予的各項權利,如選舉權、被選舉權、監督權、自由批評的權利等。但事實上,國家財富依然掌握在那些擁有權力的官員手中,人民的權利被剝奪,缺乏制衡的官員們可以任意揮霍國民創造的財富,去建造面子工程,去玩樂,並為自己攫取最大利益。中國目前各行業腐敗成風,國民看病難、教育難、住房難、就業難,而且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措施。國民對官員、對政府缺乏信任,很多人是敢怒不敢言。此外,對於人民不滿的聲音,比如上訪、示威抗議等,中共採取一貫打壓措施,致使不滿積壓越來越多。中共政府與中國百姓間的矛盾已處於難以調和的狀態。

其二、改革中日益分化的社會成員間的兩極矛盾。根據鄧小平的「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一些擁有權力的各級企事業單位官員以及與之相關人士率先步入了富裕者的行列,以這些人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以及邊緣既得利益集團佔據著改革的成果,改革的代價卻由所有國民承擔。例如,國企改革的下崗工人。改革失敗了,既得利益集團不但毫無損失還可能從中牟利,失敗的代價主要也由廣大國民承擔。再比如「基本不成功」的醫療改革,那些製藥企業和醫院照樣賺錢,而對看不起病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其三、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上追求的錯位矛盾。自從文革徹底破壞了中國傳統文化後,中國人出現了精神領域上的真空。改革開放後,受外來文化衝擊,以及中共政府只重經濟利益、輕視道德提升的政策取向影響,缺乏傳統人文道德精神的約束和教育的中國人開始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社會公德缺失,社會責任感淡薄。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風氣逐漸變得混濁,道德下滑,進而引發了更多的社會問題。同時,中共政府對於國民自發的信仰,比如法輪功、家庭教會等團體採取了鎮壓手段,使社會矛盾更趨複雜。

通過分析上述矛盾,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矛盾大多源自中共自身腐敗。腐敗問題說到底還是政治體制的問題。而中共本次會議提出的若干新舉措並沒有觸及到這些實質問題,即通過實施政治改革,賦予人民更多的權利和自由,廣開言路,真正允許人民上訪傾訴,讓民意決定當權者的政治命運,從而徹底根除腐敗,從根本上解決上述矛盾。中共提出的一些新舉措只不過是在某些領域做一些修補,從實質上來說也只是隔靴搔癢,很難有實際效果。

此外,在過去一段時間裏,中共繼續加強對政治、社會的控制,包括對外國通訊社的管理、對異見人士的打壓、加強互聯網控制等等。可見,中共依舊不想做任何實質性的改變。罷免貪官陳良宇也並不能說明中共對於反腐敗的決心,只是中共內部權力平衡的一種結果。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中共此次會議的新舉措也不過是水中撈月式的徒勞,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實質矛盾。因此,其所設想的和諧社會也將難以構建。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六中全會議題已定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10月8日至11日舉行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動態  台陸委會關注
曙明:江家幫猖狂反撲 胡錦濤已無路可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