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鬼的故事

龔婷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我小時候住在一個大屋裡,最愛聽老人們講古。在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巷弄裡,不時的會有七八個老人們圍坐在幾個光溜溜的大石頭上,泡上一大壺茶水,閒聊著。這時,我就湊上去為每位老人斟茶和打扇煽涼。誰講古,我就在誰的身後打扇煽涼。

  劉爺是個精廋的老人,小時候一聽到「舊社會,勞苦大眾臉黃饑廋」,就使我聯想到劉爺的相貌。他愛喝濃茶,又愛煽涼,關鍵是很會講故事。所以,每次斟茶,最後一杯茶斟完,我就拾起芪葉扇,等在他身後,他左手一揮,我就煽扇,他「哼哼」兩聲過後,就開始講古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劉爺的茶鬼故事。

  應該說,劉爺的茶鬼故事是一個系列,他隨時隨地就能編出一套來。在他的故事裡,茶鬼有時在陰間,跟閻羅王和嘍囉兵將們鬥智鬥勇;有時在天上,和玉皇大帝神仙菩薩耍小聰明。簡直是一個孫悟空的化身。每當劉爺講到茶鬼的時候,劉爺就手舞足蹈,皮包骨頭的臉上青筋暴出,平時無精打采的昏花老眼反射著巷弄裡的寒光,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樣。但直到劉爺離開人世,他也沒說明茶鬼名字的由來。當我問起為什麼會叫茶鬼的時候,他總是有另一個關於茶鬼的故事引誘我,使我無法盤根問底。有時故事還沒講完,我奶奶就悄不作聲地拎起我的耳朵,大聲道:「還不回家吃飯!你也想變成茶鬼?」於是,故事只好等到下次劉爺來喝茶時,讓他續講。而這當中的日子裡,我就拚命地回憶劉爺所有的茶鬼故事,試圖把它們串成伴我進入夢鄉的「一千零一夜」。

  有一次,劉爺講到茶鬼詐死。

  他說,茶鬼原來是深山裡的苦孩子,從小沒爹沒娘,是猴子大王的果子喂大的。茶鬼第一次跟茶打交道是猴王教他的。春暖花開的一天,猴王帶著猴子們採了一簍嫩茶葉,護送茶鬼來到鎮上的一家藥鋪,把少年茶鬼推到櫃檯前,給掌櫃的作揖磕頭,流著淚求藥鋪的掌櫃收留少年茶鬼。掌櫃收留了這個逢頭垢面的野孩子,並用他帶來的嫩茶葉,治好了許多鎮上人的過去治不好的病。此後,猴王每年都送幾次嫩茶葉到鎮上來,看望少年茶鬼。直到猴王在一次送茶葉下山的途中,被獵人獵殺,小猴們四處逃竄,少年茶鬼得知消息後,才辭別了掌櫃師傅,開始了他作為茶鬼的漂泊生涯。

  茶鬼所到之處,用茶給人治病,茶到病除;俠肝義膽,鋤暴安良;身手敏捷,智勇雙全;詼諧幽默,可親可敬。留下一身美名。

  一次,他來到陽羨鎮,用當地的紫沙茶壺泡茶,發現茶的味道特別好,放在壺裡的茶隔了幾天還不變味。於是,茶鬼就向做壺的師傅討教其中奧秘。但是,不管茶鬼好說歹說,死纏爛磨,做壺師傅就是不肯說。後來,有一個和尚知道了這事,就對茶鬼說,和尚告訴你奧秘,但是要有交換條件。條件是,茶鬼也要把一件和尚不知的奧秘說出來,否則就必須死,因為只有死人才不會洩密。

  和尚先說,陽羨紫沙,天下一絕;沙中帶泥,泥中含金;濕泥可塑,烈火成金;金中帶沙,便可透氣;泥沙含金,經久耐用。你可知否?

  茶鬼初到陽羨,哪知天下有這種礦物。只好搜腸刮肚想奧秘,以免一死。

  茶鬼說,天下茶葉,大師能知幾種?大師說,菩薩只有一個,和尚有多少?茶鬼一想,沒能難住和尚,只好作罷。

  第二天,茶鬼說,為何有好茶的地方沒有好壺,有好壺的地方沒有好茶?和尚說,西方有神僧,東方出和尚,熊掌與魚肉不可兼得。茶鬼又沒招了。

  茶鬼說,茶是荼,荼有毒,用茶治病,以毒攻毒。和尚說,壺是缸,缸存善,用壺泡茶,以善養善。此後的日子,茶鬼總是想不出有什麼奧秘能難得住和尚的。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茶鬼很不甘願。開始茶鬼一想到死就害怕,幾年過去了,茶鬼不怕死了。茶鬼一邊學做茶壺,一邊把茶的知識傳授給和尚,茶鬼與和尚成了好朋友。茶壺造型和茶葉味道都是千變萬化,茶鬼與和尚倒也不覺時日無聊。

  一天,茶鬼對和尚說,紫沙做茶壺好比茶葉變茶湯,各有千秋。但是,福建烏龍茶的鐵觀音,要用什麼樣的紫沙壺,才最具韻味呢?和尚搖頭。其實,和尚早就很佩服茶鬼了,和尚所知道的是和尚師傅教的,茶鬼所知道的是茶鬼自己摸索研究出來的。和尚知道,這回靠狡辯是過不了關了。於是,和尚說,按照打賭的規則,你來的那一天,你就該死了。茶鬼說,我遵守諾言,現在就死給你看。

  次日,茶鬼安祥的死在睡塌上,雙手捧著一把老樹盤根式紫沙茶壺,茶壺和茶鬼的手一樣冰涼,茶壺裡氳出鐵觀音特有的幽香。和尚進門一看,茶鬼已沒有了呼吸,心想,自己昨天一己之念,害了茶鬼,於是念了句「阿彌陀佛」就圃地打坐,聞著鐵觀音的香韻,從此一坐不起。

  寺廟把和尚與茶鬼放在一起火化,火剛剛才點燃,一股鐵觀音茶的香味由淡變濃,頓時瀰漫了整個什利塔林。等到和尚們去揀遺骨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副骨架,而那個老樹盤根紫沙茶壺卻油光滑亮。

  不久,人們在許多地方都看到了茶鬼,他不時的改變穿著,引出了種種關於茶鬼傳說的版本……

(稿源: 星辰美食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日電)中國八旬老翁譚振山能講一千多個民間故事,被推薦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譚振山也是中國目前為止唯一出國講故事的民間故事家,但面臨沒有傳人的境況。
  • 〔自由時報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屏東縣新園鄉廟口講古活動,讓年輕一代了解到一段被遺忘的辛酸史。耆老認為,在鯉魚山下萬丹舊抽水站旁開挖出土的上百具殘缺屍骸,很可能是日本軍政府為阻止霍亂疫情擴散而活埋的患者。
  • 【大紀元4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十二日電)旗津天后宮是三級古蹟,今年適逢建廟三百三十三週年,為了盛大舉辦慶祝儀式,高雄市政府民政局與天后宮共同於四月十五、十六日舉辦「媽祖文化節」,有宋江陣、傳統戲劇及廟宇彩繪大師陳壽彝講古話彩繪及旗津史蹟導覽等多項節目,熱鬧可期。
  • 您看過結合傳統與現代因素、即興演出台灣布袋戲單元劇嗎?從小喜歡布袋戲、自十多歲拜師學藝的阿忠,用最真誠與淺顯易懂的方式,於27日在新竹風城購物中心「講古」,讓孩子們認識中國民間傳說。
  • 〔自由時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老台北原來是水岸聚落?半個世紀前,沒有關渡大橋跨越的淡水河上有划著舢舨載運稻穀的農民,還有打撈蛤仔的漁民,關渡自然公園近年陸續整理出水岸舊物,週日「關渡地方文化館」將慶祝開幕,重現關渡水岸生活景觀,邀請民眾與新舊關渡人一同吃湯圓慶入厝,現場還有關渡耆老講古,活動可洽詢:28587417。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5日起推出「清法戰爭特展」,展出重要古物——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的地圖手稿。
  • 趙鼎剛強不屈,保國忠心九死不移;朱穆專心攻讀,狀似痴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