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關節炎患者脊錐骨折率增 醫師提醒定檢補鈣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4日訊】(據中廣新聞徐韻翔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過去醫療需求,常著重於止痛消炎,往往忽略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會造成骨質流失的問題,醫師表示,加上半數以上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會讓骨質流失更快,直到骨折時,才驚覺自己有嚴重骨質疏鬆,因此,呼籲民眾,五十歲起要按時做骨質密度檢查,提高警覺。

一名71歲的唐女士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有30多年,唐女士到處尋求偏方,吃了很多人介紹的仙丹,一吃就不痛,吃了不少類固醇,結果造成唐女士嚴重骨質疏鬆,經常骨折,今年初某天唐女士背痛到無法動彈,檢查發現她骨質疏鬆嚴重,腰椎斷了4節。

台北榮總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周昌德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會釋放出發炎的細胞介質,這些發炎物質會強化蝕骨細胞活性、破壞骨質,再加上超過半數此類患者必須長期使用類固醇,長期下來也會增加蝕骨細胞作用,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引發的脊椎骨折,大約有7成沒有感覺到症狀,缺乏警覺導致求診時,可能骨鬆已經相當嚴重(t)。

醫師表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椎骨折機率為一般人的4倍,建議使用類固醇超過2、3個月以上,尤其是50歲以上停經婦女,最好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查,平常多曬太陽,補充鈣質,養成運動習慣,避免骨質流失。

而目前骨鬆藥物,除了破骨抑制劑,對於2節以上骨折的患者,健保給付使用副甲狀腺素–造骨促進劑,另外,醫師也建議患者平常多曬太陽,補充鈣質,養成運動習慣,避免骨質流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