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白家的那些事兒

心中的寶塔(2)——將門虎子

屠龍、孟圓編輯整理

白曉鈞和白少華哥兒倆在母校小學前

font print 人氣: 96
【字號】    
   標籤: tags: , ,

老白家出名,是因為這個家庭有很多樺南地區之最。除了北大荒畫派的領銜人物白仃先生是「當地唯一的畫家」外,老伴也有一個當地之最,白媽媽是當地教齡最長的音樂教師,幾十年下來,老倆口相依為命,生活雖然清苦,倒也寧靜平和。老白家在當地最出名的還是他們一家出了兩個全縣高考文科狀元。

老倆口兒都是樂天知命的人,抱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的態度,從不強求孩子們有出息。可白曉鈞和白少華哥兒倆個卻都爭氣要強。讓白老倆口子最可心的就是這兩個爭氣的兒子。

白家哥倆學習都不錯,還受父母熏陶全都多才多藝。家裡堆滿了這哥兒倆獲得的獎狀:書法、唱歌、作文、繪畫、知識競賽等等等等。白少華身體還特棒,體育比賽常常得個冠軍什麼的。

不過在學校,老師們眼睛裡,這哥兒倆簡直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

少年白曉鈞在母校小學門前

白曉鈞性格很文靜,非常聽父母和老師的話,年年都是三好學生,深得老師們的信任,被任命為少先隊大隊長。老師們都說這是現代社會難得的尊師懂禮貌的好學生。

白曉鈞成為文科狀元在所有人看來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高考後,雖然得了狀元,曉鈞還挺遺憾的,說沒有考出他的最高水平。他被東北師範大學錄取。

少年白少華在母校小學門前

白少華卻是個淘氣包兒,時不時發生一些頂撞老師和上級「領導」的事情。常常被老師告狀到家裡。其實白少華自己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義的。看到老師們的缺點,別人都在背後說一些不好的話,他很不以為然,他認為作為老師和「領導」要為人師表,他們有不好的地方,自己就應該當面站出來說真話。

為這事情,少華沒少挨白老先生訓斥,有時甚至還要挨兩下板子。

打歸打,白老先生對自己這倆兒子還是挺滿意,照他自己的話說:「我這倆兒子,一文一武占全了。」

白少華91年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人民大學經濟系,他的這個狀元,來的非常不尋常,在別人眼中那是個奇跡。@*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白家在那地方扎根已經有四十年了。白老先生叫「白仃」,58年相應「黨的號召」,「建設北大荒」來到黑龍江省樺南地區八五九農場林區。和白老先生一塊兒來的當官的當官,回城的回城,論起資格來,老白家在這小地方也算資格最老的啦。
  • 從小的家庭氛圍使少華覺得自己上大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很聰明,並不很用功成績也不錯,還常參加很多活動,乒乓球,排球,滑冰樣樣都拿獎,各項學科競賽也常常有所斬獲,功課真不差。他一直夢想自己能夠去北京上大學。
  • 第一次高考,成績出來了,少華總分只有300來分!真拿到這份成績單對他是一個絕大的刺激。這決不是他真實的成績、更不是他真實的能力的反應!但中共制定的高考制度完全不注重人的綜合素質,還要求學生不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死背書本,還得一錘定音。
  • 以少華的多才多藝,大學生活自然豐富多彩。但人大生活對少華印象最深的還是人大黨委書記給入學新生的報告。
  • 白家兄弟曉鈞、少華都才情過人,又都從年少就在鑽研各種的宇宙人生的道理,嚮往高尚的精神境界,終於他們找到了苦苦尋覓的真諦。
  • 95年少華畢業後,他沒有再想找。照他的想法,剛工作,生活艱苦,不適合找對象。所以他決定努力工作,等生活安定些了再考慮個人問題不遲。
  • 昆玉河(北京昆明湖與玉淵潭之間的河道)畔的玲瓏公園,原來叫慈壽寺,以一座佛像眾多的玲瓏寶塔而聞名。
  • 1997年《北京健康報》中出現了污蔑法輪大法的內容,少華當時想用不著理它。後來聽說有許多學員給報社寫信說明事實的做法,他內心一震,是啊!這不是更好的,更積極,更純正,更有益的做法嗎?
  • 1999年7月20日凌晨,全中國警察統一行動,秘密抓捕全國各地的法輪功學員。清晨煉功時看到人少了很多,大家才得知此事。於是全國法輪功學員們再次集體上訪,老白家全家去天安門上訪。
  • 從張大夫診室的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老院長當年種下的杏樹。可是張大夫簡直顧不上向窗外看,只要出診,病號滿滿的。這一天,隨著叫號,病人來到張大夫面前。張大夫見了病人大吃一驚:半月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兒子攙扶下站在了她面前!張大夫忍不住輕輕「啊」了一聲,問:「最近感覺怎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