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小故事

【藝術家小故事】鮮于樞教人以「膽」

作者:雅晴
font print 人氣: 543
【字號】    
   標籤: tags: , ,

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民、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太常寺典簿、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他的楷、行、草作品,有《海棠詩》、《漁父詞》、《透光古鏡歌》、《唐詩卷》、《千字文》等等。鮮于樞早年曾向張天錫學習書法,常為不能超越前人而愧憾。有一次偶而漫步郊野,見兩人車子陷於爛泥中,坎坷難行,才了解到寫字要有奇態橫生的趣味。他與趙孟頫和康里夔,互爭雄長,當時許多人都曾向他請教過書法。

有個叫陳繹曾的人是一名進士,他雖患有口吃,但却異常精敏,諸經注疏,多能過目成誦。又工書法,用枕腕法寫得一筆清麗婀娜的小楷書。後來,陳繹曾轉而學習大楷。試著懸腕法,懸在空中書寫。每天不到數百字,就累得手臂顫抖,手腕酸庝,疲憊不堪。有人告訴他,本朝書法家鮮于樞善用懸腕寫字,你何不去拜訪拜訪他。陳繹曾於是慕名前去,鮮于樞知道陳的來意後,先要他當場寫幾個字看看。陳繹曾顫顫抖抖地寫了「永字八法」四字,鮮于樞見後,就閉上眼腈伸出右臂大聲說:「膽、膽」。陳繹曾照著鮮于樞的指示大膽去寫,果然比先前穩健多了,幾個月後,他的執筆就好像千鈞之石,終於也練得一手懸腕好書。@*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作為一代書聖,王羲之在傳頌在中國書法史的名作相當的多,如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黃庭經》、《樂毅論》
  • 洛陽城南13公里處,伊水在香山與龍門山兩山對峙之間奔流,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龍門石窟密佈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一公里,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唐代詩人白居易遊此曾說:「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 顏真卿字清臣,生於唐中宗景龍元年,卒於德宗貞元元年,享年78 歲。封魯郡公,世稱「顏平原」、「顏太師」、「顏魯公」等。顏真卿幼年失怙,隨母殷氏寄居舅家。顏氏世代家學淵遠,名重當世。殷氏亦是名門望族。少年顏真卿在雙方長輩的悉心呵護與嚴格教育下,學業精勤,尤工書法。
  • 王羲之,字逸少,生於東晉元帝大興四年,是我國最著名的書法家,被後世尊為書聖,千古以來,幾乎無人在書法上的成就能超越他。
  • 傳說,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不僅才華橫溢,擅長書法與繪畫,而且還通曉中醫藥之道。
  •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二日專電)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最近推出一項中國書法特展,深受藝文界重視。歐美藝術界自二十世紀初葉就認識了中國書法之美,而最初把中國書法有系統介紹給西方的是民初的旅英書畫兼作家蔣彝。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