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擔心環境破壞已影響到灰鯨生態

【大紀元11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現在要找17,000頭灰鯨雖不是難事,但從去年夏天開始要在廣闊的北太平洋尋找一頭30噸重的灰鯨卻像海底撈針,這使科學家們開始擔心了。因為據英國巴斯大學(Bath University)的威廉姆.麥吉爾(William Megill)表示:「這已經是我們在加拿大未發現灰鯨的第二個夏季。」

從北加州延伸至白令海和楚可奇海(Chuckchi)的北太平洋水域,通常是灰鯨度夏的主要水域,因為這些海洋有豐富的浮游生物。但近來這些區域已無法提供足夠的食物供所有灰鯨食用。

麥吉爾更表示:「不只在我們的這片小海域,華盛頓以北灰鯨往常的覓食區中都未發現它們的蹤影。我們不知道這些灰鯨今年都到哪去了。」

麥吉爾又說:「我們知道白令海在過去十年中曾受到重創,那裡的環境變得十分惡劣,迫使鯨魚必須遷徙至新的棲息地。」但研究員還沒有找到它們的新覓食區。 而麥吉爾認為:「就算它們找到了其它的覓食區,也一定找得很辛苦。這也就是說,它們有可能會變得相當消瘦,尤其這是它們面臨這一問題的第二個夏季。”

到了冬天,灰鯨會遷徙至六千英哩以外的下加利福尼亞周圍的礁湖過冬,那裡也是它們的主要繁殖地,遷徙距離總長達六千英哩,是已知哺乳動物中最長的。一般而言,灰鯨極少在下加利福尼亞海域覓食,但研究員去年冬天卻觀察到它們曾試圖在礁湖底覓食。所以,等灰鯨游到下加利福尼亞過冬時,麥吉爾也將研究覓食習慣改變對它們的影響。

麥吉爾說:「我不知道它們從湖底的泥巴篩到了多少食物,但很多灰鯨一直在那裡覓食,比我以前了解的還多。我們今年也可能在墨西哥海域中看到它們覓食。」

1870年代中期商業捕鯨活動猖獗,使灰鯨面臨絕種的危險,所以美國於1972年將灰鯨列入保護名單之中,直到1994年因數量回復才得以從名單中除名,但這項由倡導野外科學工作的地球觀測聯合(EarthWatch)公司贊助的研究卻已發現,現在的灰鯨仍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

新聞來源:LiveScience(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印尼大學檢測禽流感變種
中國狂犬病延燒 寵物快打疫苗
誤釣晶片鰻魚  政府高價回收
英國衝浪勝地「紐基」 安裝夜間流動小便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