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郵件興起 郵局推廣每月28號為寫信日

標籤:

【大紀元12月19日訊】(據中廣新聞記者彭群弼報導)網路無遠弗屆,使用電子郵件更是普遍,真正寫信,寄信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中華郵政為了鼓勵國人多寫信,今天宣布將每個月的28號,訂為「寫信日」,每年的9月28號訂為「寫信週」。中華郵政表示:目前每個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比例只剩下1%~2%,其他都是帳單,廣告宣傳文件等等。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現在的人,聯絡的方式五花八門,最傳統的「通信」已經越來越少,甚至許多人連信封的寫法,問候語都不會用,因為根本不需要寫信。

為了鼓勵民眾重拾寫信樂趣,增加日益衰退的郵件量,中華郵政宣布:將每個月28號訂為「寫信日」,每年的九月二十八號,當週訂為寫信週,鼓勵民眾多多寫信。

副總經理黃書健表示:初期將由各地區的責任郵局,負責與推廣的各級學校合作,「寫信日」或「寫信週」,會在校門口放置簡易郵筒,放學之後,收回郵筒遞送信函,小朋友不必到處去找郵筒投遞,此外,響應寫信日活動的同學,還有機會參加抽獎活動。此外,也將在各地中小學舉辦一系列的宣導活動,透過徵文,話劇表演等方式,從小朋友做起,重新培養寫信的習慣。

根據中華郵政的統計顯示:民國八十九年之後,函件的遞送量就開始逐漸遞減,九十三年略微回升之後又一路下滑,到今年10月底為止,比去年同期衰退了3.93%,如果換算國人的「每人通信率」,十年前,民國八十七年,平均每人每年通信118封,八十九年139封到達最高峰之後,就在120封附近徘徊,雖然沒有明顯衰退,不過,中華郵政表示:真正拿筆寫信,有「通信性質」的信函已經少之又少,剩下1%~2%,取而代之的,全度都是帳單,通知,廣告信函等等。

能否透過「寫信日」:鼓勵大家每個月至少寫一封信來挽救日益低落的郵件量?自己都很少寫信的中華郵政相關主管都承認:無法預期帶動效果有多大。

相關新聞
為什麼把工資稱為「薪水」?
薩達姆再出庭接受種族屠殺罪審判
柯媽媽寫信慰問胡志強  感謝關心強制險法案
加人過聖誕重傳統 懼送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