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報紙 助街友獲新生/本報光明面報導 幫小華除胯下重擔 迎接彩色人生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2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一個醫師為街友義診,一篇關懷的報導,或許您不會特別注意,但卻能擦出萬丈的光芒!就是這樣讓52歲的街友「小華」解除他18年的「胯下重擔」。從此,他可以一手拿油漆,一手拿刷子好好的工作,重啟他的新人生。

成天在台南市11號公園遊蕩的「小華」原本是油漆工,18年前得了疝氣,因為沒錢就抱著能拖就拖的心態,結果疝氣越來越大,害他無法工作,因為原本他該一手拿油漆,一手拿刷子,但每次工作到一半,他的腸子就墜到陰囊處,鼓起一大包,他痛到無法工作,只好一隻手托住陰囊處,希望把脫出的腸子推回去。

老闆以為他在偷懶,就算他願意忍痛工作,老闆也不願忍痛用他,疝氣害他丟了工作也丟了婚姻,只好睡公園當街友。

自由時報大社會一篇光明面的報導及一連串貴人相助自此改變了小華的人生。他說,聽到電台廣播「有醫師免費為街友治疝氣」,打電話去電台問,電台向他說是唸自由時報桃園記者李容萍10月9日報導「中市博愛外科醫院醫師林鼎淯在桃園為街友義診」的新聞,他連10塊錢報紙也買不起,努力在公園找別人看過的自由時報,他說,幸好自由時報很多人看,他很順利就撿到了。

看了得知台中博愛外科醫院院長曾振橿和關懷街友的人安基金會合作,要免費幫400位街友手術疝氣,由院長曾振橿、醫師林鼎淯到各地為街友義診。

他拿著報紙告訴平日就很幫他的台南市中西區小西里里長王重堅,說他想要去手術,里長贊助他車錢讓其順利成行。

11月21日到了博愛外科醫院後,疝氣雖然是個小手術,但因小華109公斤,又有嚴重心臟病,院方評估後,11月27日由院長曾振橿主刀,醫師林鼎淯幫忙,動用2名護士當助手,雖然局部麻醉還是怕他出意外,又請來麻醉科醫師助陣,由於他躺在手術台會喘不過來,最後以半坐姿勢接受手術。

小華昨天重回醫院拆線,並向曾振橿、林鼎淯感謝幫他解除胯下大患,小華開心地說,他的人生又重新活過來了,他會努力,不會讓曾幫助過他的人失望。

林鼎淯義診 街友感恩

樂於幫弱勢民眾除去身體大患的泌尿科醫師林鼎淯。(記者李容萍攝 )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來平安站,呷飯、穿新衫,擱ㄟ賺健康!

專門照顧街友的人安基金會,全台設有11個平安站,「防飢、防寒、防病」是三大服務目標,防飢、防寒有賴民眾捐贈愛心物資,防病因為需要專業醫師,加上多數街友沒錢或忌諱就醫,向來是平安站最弱、也是最苦惱的一項服務。

不過,自從台中博愛疝氣專科醫院的醫師林鼎淯加入義診後,日前才到台中接受該院院長曾振橿和林鼎淯等醫師免費疝氣開刀手術的街友,這幾天是分送從醫院拿到的名片「呷好逗相報」,要其他街友注意如果走路怪怪的,腹股溝好像有東西「卡住」,就要去台中找林醫師。

桃園平安站站長陳宗仁表示,親切又感性的林醫師,半年來走訪人安基金會8個平安站,共篩檢出30位街友有疝氣問題,因為即使有健保,疝氣手術仍需自己負擔3000多元,若沒健保,自費要1、2萬元,「人安疝氣車隊」日前分兩趟南北共載了14位飽受疝氣所苦的街友,到台中接受這項免費的愛心手術,去除身體上的大患,其中,桃園站有3人。

陳宗仁說,個案中的張阿伯高齡80歲,年輕時候就知道自己有疝氣問題,經年累月都不舒服,但因為沒錢一直隱忍,月前經林醫師檢查發現從破洞掉出的墜腸已擠得像壘球般大小。

開刀後已能開心侃侃而談的個案楊森福,已經70歲,昨天寫下「林醫師,謝謝您」表示他最高的感謝。

曾振橿專開疝氣「世界第一」

台中市博愛醫院院長曾振橿,同業笑他只會開一種刀,他說,能把疝氣開到世界最多例,也不簡單吧! (記者徐夏蓮攝 )

記者徐夏蓮/專訪

為街友動愛心手術的台中博愛醫院,院長曾振橿25年來只從事疝氣手術,是全台灣唯一只施行疝氣手術的醫院,25年來,已施行4萬5000多例,有同業嘲笑他是「曾一刀」,「只會開一種刀」,他也不以為忤。他說,「能把疝氣這種小刀開到世界最多例,也不簡單吧!」

曾振橿抱持感恩回饋的心,與人安基金會合作,為街友義診,只希望幫助街友早日重返社會。

台北醫學院畢業的曾振橿,當年在長庚醫院受訓,民國69年返回台中開業,一般外科醫師出身的他,原本包括胃、膽等部位手術「來者不拒」,但一年後,他思考「開大刀」必須依靠團隊、儀器的力量,非他獨力所能完成,於是選擇「專業」從事疝氣手術,獨力就能完成。

由於只施行疝氣手術,專業的形象吸引來自全省慕名而來的患者,其實疝症屬小刀,難不倒各院醫師,但他獨沽一味的作風,反而闖出名號,提到台中博愛醫院,很多人都知道「哦!那家專開疝氣的醫院!」

今年58歲的曾振橿,10年前曾申請「進行疝氣手術最多的醫師」金氏世界紀錄,可惜對方並無此項認證,他表示,據知他是全世界進行疝氣手術最多例的醫師,第2名是位美國籍醫師,不過2萬8000多例。

他最自豪的是,將自己認為疝氣手術最佳的3種方法,各取其優點結合而成目前慣用的「三合一」手術,降低手術復發率至0.5%以下,而一般約10至15%左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愛心健康日」慈濟牛頓義診
亞城華人國際獅子會十一月義診
中華會館義診 受僑界耆老歡迎
韓裔牙醫協會18日舉辦第二屆義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